-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29卷第6期 菏 泽 学 院 学 报 2007年 l2月
V01.29 No.6 JoumalofHezeUniversity Dec. 2O07
文章编号:1673—21o3(2oo7)o6—0078—04
贞观廉政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探究
党永锋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条千年古训不仅揭示了一个政权主体成功的施政经验,
而且体现 了中华民族的优 良传统。文章从权力的变异及腐败着手,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引出了贞观
廉政思想。并同历史上以往执政方式的比较得出了贞观廉政的特征,即循循善诱与严惩不贷相结合;上行下
效与严格考课制度相结合。最后,联系国际国内形势及我国廉政建设任务和状况,尤其是胡锦涛同志 “八荣
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新时期的施政理念,借鉴贞观廉政建设的经验,总结出其对我国当代廉政建设的
意义。
关键词:贞观;廉政思想;特征;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K424.1 文献标识码 :A
由于人类的私欲和对权力的贪婪,权力偏离公 “遂使天下怨叛,身死 国灭,今其 宫苑尽为我
共服务范围的现象愈演愈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有。”[33(P389)在总结隋朝与历代王国的经验教训。唐
济体制的确立,一方面促进了权力结构的分化与权 太宗认识到:奢侈必亡。他认为人君奢侈而亡,“其
力效果的优化,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权 犹如馋人 自食其肉,肉尽必死”。一个国家无论多么
力变异及腐败现象。权力变异及腐败,直接改变着 富有,若统治者奢侈无度,都必然灭亡。隋朝 计“天
部分公共权力的性质,对社会和人民群众危害极大。 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实,所以华奢无
但是在我国封建社会——贞观时期,虽然生产力的 道 ,遂政灭亡。”[】(聊 )
发展没有达到历史的顶峰,但其对权力的运作有合 二、贞观时期廉政建设的基本特征
理及高明之处,其主导思想就是廉政思想,贞观廉政 唐太宗倡廉去贪,与历代皇帝不同。他要求官
思想的创立为 “贞观之治”的取得奠定了基础,使整 员廉洁不贪,不是凭借 “朕”至高无上生杀予夺的皇
个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秩序中。 威,而是令人折服的道理。他不是等到腐败不可收
一 、 贞观时期对以往廉政建设的反思 拾时,用官员的人头与乌纱帽来实行廉政,而是防患
历代中国封建皇帝奉行廉政,往往只是反贪官 于未然,以达到廉洁勤政的目的。他教育身边的官
污吏,而从不计较 自己奢侈浮华。他们抓廉政的惯 员:“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
用手法是杀贪官,株连九族,而不是以身作则,到了 人之性命 ,甚于明珠,见金钱财 帛不惧刑网,径即受
隋朝末期,奢侈之风有加,“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 纳,乃是不惜性命。”[5](r,294—295)除以理服人之外,他
侈,……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竟为无 限,遂至灭 还通过总结前朝执政的经验教训,提出 “戒奢尚俭”,
亡。”[13(P2.ST)奢侈无厌成为隋炀帝亡国的主要原因。 注重加强制度建设 ,不断地完善官员的监督与监察
隋炀帝 “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驱天下以从欲,罄万 机制。其廉政思想的主要特征有:
物而白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P16)欲 1.循循善诱与严惩不贷相结合
壑难填,隋文帝时的积蓄早不够炀帝挥霍,只有加倍 唐太宗教育臣下倡廉去贪,循循善诱。他说 :
搜刮百姓,滥杀无故,人民揭竿而起,隋朝随之灭亡。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