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 风振不适感的控制 1.6 风振不适感的控制 1.6 风振不适感的控制 1.6 风振不适感的控制 2.设置阻尼装置 减振效果:高层钢结构变形和加速度控制成为控制指标,在强度已满足条件下,采用加大构件截面来满足,则不经济,而采用布置阻尼装置,增加结构阻尼的方法有效且经济。 应用实例: 哥伦比亚大厦 世贸中心大厦等 阻尼器的安装位置 1.6 风振不适感的控制 3.反向变形 1.6 风振不适感的控制 风对构筑物的破坏 风对构筑物的破坏 风对构筑物的破坏 风对构筑物的破坏 风荷载概述 结构风工程研究对象和内容广泛。从结构方面来看,涉及到低矮建筑、大跨度建筑结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桥梁、海洋工程结构等; 从研究内容来看,涉及到风对结构的静力作用、风致振动响应、风振控制等,不同的研究内容在不同的结构上往往又有不同的体现。 风荷载概述 当风以一定速度吹响建筑物时,建筑物将对其产生阻塞和扰动作用,从而改变该建筑物周围风的流动特性。反过来,风的这种流动特性改变引起的空气动力效应将对结构产生作用。 由于自然风的紊流特性,因此风对结构的这种作用包含了静力作用和动力作用两个方面,使结构产生相应的静力和动力响应。 风荷载概述 风不仅对结构产生静力作用,还会产生动力作用,引起高层建筑、各类高塔和烟囱等高耸结构、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大跨度屋顶或屋盖、灯柱等许多柔性结构的振动,产生动力荷载,甚至引起破坏。 结构的风致振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结构的外形、刚度(或柔度)、阻尼和质量特性。 不同的外形将引起不同的风致动力荷载。 结构刚度越小,柔性越大,则其风致振动响应就越大。 结构的阻尼越高,其风致振动的响应也就越小。 风致振动减振措施研究一般也是从这四方面着手。 风荷载概述 风压基本特点 紊乱性和随机性 迎风面压力,背风面吸力 风压的不确定性 风荷载概述 风荷载概述 风荷载概述 风荷载概述 风压对高楼的危害 1.隔墙开裂,甚至主体结构破坏 2.疲劳,失稳破坏 3.装饰物和玻璃幕墙破坏 4.摆动使居住者感到不适不安 风荷载概述 风对结构作用 顺风向:平均风(静力)和阵风脉动风(动力) 横风向:周期性振动(周期荷载)和随机性振动(随机荷载) 风的双重性 细长柔性结构,横风向可能产生很大的动力效应. 风荷载概述 风对结构作用 计算方法 稳定风--静力即结构力学理论 脉动风(顺风向和横风向)-- 动力随机振动理论 横风向周期性风力--动力计算(确定性荷载) 基本风压 采用较长时间的平均风速而不是瞬时风速,作为确定风压和衡量风灾的依据。 基本风速:针对特定高度处并按特定条件来分析平均风速。 标准高度:10米。 标准地貌:空旷平坦地面。 标准时距:10分钟。 重现期:30年和50年。 基本风压 基本风速:取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10米高处,统计所得30年一遇的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 基本风压: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地表对风的摩擦作用,使接近地表的风速随离地面高度的降低而减小。300~500米以上后影响不大. 地表粗糙度不同,风速变化的快慢也不相同 开阔场地比城市中心更快达到梯度风速 同一高度处风速,城市中心比开阔场地小 根据地面粗糙类别和离地面高度确定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风载体形系数 为把近地风的风速压转换为建筑物表面的风压-气流绕过 需要采用一定的修正系数-风载体形系数。 要完全理论上来确定受气流影响的物体表面的压力,目前还做不到. 体型复杂、高柔建筑物的风载体形系数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周围环境复杂应按风洞试验确定 风载体形系数-主要与建筑物体形有关:建筑物平面形状和建筑物立面平整度. 自 学 顺、横风向振动 顺风向振动:用概率论的法则来描述,虽不能够定出某一时刻反应的确定值,却可以分析出该时刻取某值的保证率的可能性. 横风向振动:由不稳定的空气动力引起,比较复杂,高楼和高塔影响较大. 随着房屋高度增加,在强风作用下,高楼(高层钢结构)所产生的振动,使人不舒适,所以高楼的抗风设计,不仅要满足强度、变形和倾覆稳定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要使高楼在顺风向振动、横风向振动和扭转振动控制在不使居住者产生不适感的容许限度内。 风振不适感的控制 世界上首先提出舒适感与房屋顶层加速度关系的是加拿大的达文波特教授,国内的研究很少。 风振不适感的控制 目前的计算建筑物顶层加速度的经验公式。通过风洞试验进行确认。 一、衡量不适感的尺度1、人体对运动的承受 1970年,美国波士顿一座高楼在0.98KN/m2风压下,△ /H《1/700,人却感到不适。 说明用△ /H来控制侧移,并不能概括人体对运动的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征信报告模板-带水印-通用.docx VIP
- 女儿墙维修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找准下一个买卖点.docx VIP
- 2026届高一物理必修一同步1.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解析版).docx VIP
- UniStrong合众思壮eSurvey2.0软件使用说明书.pdf VIP
- 中国宏桥首次覆盖报告:高景气与一体化与高分红,电解铝龙头静待价值重估.docx VIP
- 中国宏桥-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高景气+一体化+高分红,电解铝龙头,价值重估.pdf VIP
- 少女漫画·女作家·日本人-中外文学作品丛书.docx VIP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核心考点.pdf VIP
- 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取证培训初级D设计题真题参考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