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崂山区流清河湾增养殖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报告.docVIP

青岛市崂山区流清河湾增养殖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岛市崂山区流清河湾增养殖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报告.doc

青岛市崂山区 流清河湾增养殖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报告 青岛市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 农业部黄渤海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二O一O年五月 青岛市崂山区流清河湾增养殖区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报告 (2010) 崂山环监报告 第01-2号 青岛市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 农业部黄渤海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青岛市崂山区沿海海洋环境独特,水质状况良好,饵料生物丰富,既是多种海珍品的栖息地,又是青岛市重要的水产养殖区,目前养殖品种已达二十余种,其中海参、鲍鱼、三疣梭子蟹等养殖品种已成为特色水产品。为了实时掌握崂山区水产增养殖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动态变化,2010年5月农业部黄渤海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青岛市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对典型网箱养殖区-流清河湾增养殖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与评价,其结果可为当地渔业主管部门制定宏观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崂山区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 监测区域和站位设置 监测区域为崂山区流清河湾增养殖区(网箱养殖区)。共设7个监测站点,监测区域和站位分布如表1和图1所示。监测时间为2010年5月25日。 表1 监测站点地理坐标 站 号 0 1 2 3 4 5 6 经纬度 36°06.17′N, 120°36.96′E 36°06.41′N, 120°36.32′E 36°06.64′N, 120°36.39′E 36°06.70′N, 120°36.52′E 36°06.73′N, 120°36.78′E 36°06.75′N, 120°36.97′E 36°06.82′N, 120°37.44′E 图1 监测站位分布图 2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2.1 水质环境 监测项目包括水温、盐度、pH、DO、COD、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活性磷酸盐、悬浮物、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水温、盐度、pH和DO以美国产YSI 556型多参数水质监测仪进行现场测定,测定层次为表层。其它监测项目,首先在现场采集水样,然后带回实验室分析,采样层次为表层。样品分析按《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4-2007)规定的方法进行。 2.2 生物环境 监测项目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叶绿素a,叶绿素a采样层次为表层。 叶绿素a:用孔径0.45μm的聚脂纤维滤膜过滤水样1000ml,用丙酮萃取,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浮游植物:样品的采集采用国际标准号20(孔径0.076mm)的筛绢缝制的浅水III型浮游生物网(网口直径为37cm,网全长1.5m),自海底到水面垂直拖取样品,样品用甲醛溶液固定。 浮游动物:样品的采集采用国际标准号GG36的筛绢缝制的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网口直径为50cm,网全长2.7m),自海底到水面垂直拖取样品,样品用5%甲醛溶液浸泡,进行生物量(湿重)测定、种类鉴定和个体计数。 所有样品的处理、分析鉴定和资料整理和数据处理均按《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7-2007)规定的方法进行。 3 结果与评价 3.1 评价方法 依据《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二类标准(适应于水产养殖区),对监测海域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采用营养指数(E)法,对监测海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E为营养指数,IN为无机氮,IP为无机磷,COD为化学需氧量。 当E≤1时,为贫营养;当E1时,为富营养;E值越高,富营养化程度越严重。 依据陈清潮等提出的生物多样性阈值评价标准,即H/ 3.5为非常丰富,2.6~3.5为丰富,1.6~2.5为较好,0.6~1.5为一般, 0.6为差,来衡量监测海域生物群落结构状况。 生物物种多样性分析计算公式如下: (1)香农—韦弗(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 采用Shannon – Weaver指数公式,即 式中: —— 物种多样性指数 —— 样品中的种类总数 ——第i种的个体数()与总个体数(的比值(或) (2)均匀度 (Pielou指数) 采用Pielou的均匀度指数公式,即 式中:—— 均匀度 ——物种多样性指数 ——为,表示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为样品中总种类数 (3)物种丰富度 采用Margalef 指数dMa公式计算,即 式中:——丰富度 ——样品中的种类总数 ——样品中的生物个体数 (4)物种单纯度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单纯度 ——第i种的个体数 ——样品中的生物个体数 (5)优势度 式中:——优势度 ——样品中第一优势种的个体数 ——样品中第二优势种的个体数 —— 样品中的总个体数 3.2 监测与评价结果 3.2.1 监测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温 监测海域表层水温变化范围为12.70~12.87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