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IUlIII IIIIIIIIIIIIIIIII UI
Y2366719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后期,台湾岛内政治形态发生重大变化,国民党之外的反
对势力要求国民党当局取消戒严、结束独裁统治、实行民主政治的呼声此起
彼伏。基于对国民党当局长期以来民族认定、民族政策的不满,台湾原住民
通过出版地下刊物、建立维权组织等方式,向国民党当局诉求“正名”、“还
我土地”、“自治”等一系列权利,掀起台湾原住民族运动的高潮。在政治上
获得瞩目的原住民,成为学界学术研究的新宠。就原住民要求正名运动的过
程来说,一方面牵涉到具有权利的官方以怎样的准则来认定民族,另一方面
则涉及原住民族运动者如何作为,以回应官方的种种要求,来完成正名的目
标。
台湾原住民族别认定是台湾地区政府为传承保护原住民文化,贯彻其政
治目的所作的制度安排,自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制度意义。本文遵循历史
结构分析法,结合时代背景,试图了解现阶段台湾原住民的族别认定,在历
经清代、日据时期、迁台后的国民政府等时期,台湾原住民的官方族别认定
及民族自身认同或建构有何落差:先系统归纳从清代至南京国民政府迁台时
期的原住民分类,以更好从纵向角度理解新时期原住民族别认定的制度背景;
紧接着对新时期的台湾原住民族别认定进行分析,以发掘新时期影响族别认
定的因素;最后对比两岸少数民族的族别认定过程及要素,以相互借鉴,不
断完善。
研究发现,台湾新认定的五个原住民族的认定前提是已有的原住民族身
分,原住民族身分认定采取严格的血缘标准,而与原住民族身分紧密捆绑的
原住民正名也是在血缘基础之上,再强调民族的文化特征,基本依据主要包
111
括血缘、语言、宗教、物质、民俗,其中血缘与语言是重要的考虑要项。另
外,考虑到差异要素逐渐减少的现状,台湾原住民族别认定也考虑族群自我
认同要素,以尽可能达到平衡。台湾官方更侧重原生论中血缘、语言对族别
认定的重要性,原住民和平埔族的精英和知识分子则侧重于从工具论的文化
建构角度回应官方的认定要求,来完成原住民认定的目标。
在台湾官方的族别认定工作中,有很多借鉴大陆民族识别的认定思路,
如“民族”概念的民族学范畴、族别认定的原生文化路线。对于台湾地区日
益增多的原住民要求族别认定的个案,笔者认为,首要工作是要制定明确、
规范的认定标准,避免受不同政党利益的影响而不断更改,注重缓解原住民
之间因利益资源的争夺而产生矛盾与冲突,确保原住民的民族特色;其次,
要灵活运用认定标准,尊重原住民自身的意愿。目前,新的历史时期,台湾
和大陆仍存在很多待识别的民族或族群,以及待续发展的民族工作,随着两
岸互动交流的深入,在民族认定的推进上,两岸学者有了越来越多的讨论,
这对于两岸民族工作学术交流带来新契机。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尽管相关资料的总结是结合台湾相关学者的
介绍,但未能充分实现不同原住民代表及平埔族代表的访谈,较缺失原住民
主体的声音。至于平埔族的认定诉求,目前台湾学界对其定位分歧较大,本
文仅是简要提到其诉求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不可避免还是存在对其分析的
欠缺或不妥之处。另外,本文着重于台湾原住民族别认定历史过程的分析,
对于与原住民族别认定相关的法律、政策、评估等后续问题,未能进一步深
入探讨。
关键词:原住民,族别认定,族群理论,民族识别
IV
ABSTRACT
had inthelate1980sinTaiwan’S
Significantchangehappened political
askedtheKMTtoliftmartiallawand
formation.Kuomintang(KMT)opposition
endthe voiceofademoc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