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 生 海 同 志 答 辨 论 文
论文题目:二代棉铃虫卵在玉米田的分布规律调查
发表期刊:《植物保护》2005年第2期
发表时间:2005年2月
二代棉铃虫卵在玉米田的分布规律调查
徐生海 甘国福
(甘肃武威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武威 733000)
摘 要:国内文献报道,棉花种植区夏玉米田棉铃虫卵主要产在雄穗上。本文通过2001~2002年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没有棉花种植的武威市春玉米田棉铃虫卵主要产在玉米雌穗的花丝上,产卵部位与玉米物候期有明显的关系;其产卵量增长曲线符合逻辑斯蒂曲线,增长模型为 N=210.5379/(1+e3.3846-0.2699t);经测定,卵的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的负二项分布,理论抽样公式为:n=402.55/+45.10。
关键词:玉米田;棉铃虫;卵;分布规律
Study on distribution regular of ovum of cotton bllworm in corn field XU Sheng-hai (Agro-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of Wuwei city in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China)
Abstract: Domestic relevant data showed most ovum of spring Heliothis armigera lay it on the male spike of summer corn field in cotton planting area .The result of research form 2001to2002 showed that the most ovum of Heliothis armigera laid of spring corn field lay it on the filament of female spike in Wuwei city of cotton without planting cotton area.ovum growth curve accord logistic growth curve.The growth models is N=210.5379/(1+e3.3846-0.2699t).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ovum is negative binomial of aggregated distribution.The theoretical sample size is n=402.55/+45.10.
Key word: corn field; Heliothis armigera;ovum;distribution regular
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重要害虫,对棉花生产的威胁一直很大。随着棉铃虫栖境和食物因素优化,自20世纪90年代棉铃虫在我市发现并于1999年在玉米田普遍发生以来[1],发生范围逐年扩大,危害日趋严重。有关棉花种植区夏玉米田棉铃虫成虫产卵习性及卵的分布规律的研究已有报道,且认为卵主要产在雄穗上,落卵量占65.79~80.56%[2]。笔者在近年调查中发现,河西走廊东端没有棉花种植的春玉米田棉铃虫卵的分布特征与山东有别。为此,我们于2001~2002年进行了玉米田棉铃虫卵的分布规律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1 卵在玉米株上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按不同生态区选择有代表性的玉米带田8块,每块田5点取样,每点调查15株玉米,于二代棉铃虫产卵盛期,每株从上至下依次详细调查雄穗、叶片(叶正和叶背)、雌穗(花丝和苞叶)上的卵量。
1.2 卵的时序分布特征研究
于二代棉铃虫产卵始期(7月22日)到产卵末期(8月18日),选择有代表性的小麦玉米带田2块,每3 d调查一次,每次每块地5点取样,每点调查10株共50株玉米,详细记载着卵部位及卵量,同时调查幼虫数量并计入当日卵量,分析其时序分布特征。
1.3 卵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于二代棉铃虫产卵盛期选择有代表性的玉米带田7块,每块田连续取10行,每行连续调查100株玉米,记载各株上卵粒数。用分布型指数法、Iwao's回归和Taylor指数法[3]测定其分布型,并进行卡方(x2)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棉铃虫卵在玉米株上的分布规律
生
态
区 田
块
数 调查
株数 总
卵
量 雄 穗 雌 穗 叶 片 卵
量 占总
卵量
% 卵
量 占总
卵量
% 其 中 卵
量 占总
卵量
% 其中2~6叶 花
丝 占雌
穗% 苞
叶 占雌
穗% 卵
量 占叶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