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化工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开 题 报 告
论文题目:膜表面ATRP接枝双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学 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 级 高材0503
学生姓名 林琳
学 号 200521083
导师姓名 潘凯
导师职称 讲师
一.课题来源、项目名称 3
二.文献综述部分 3
2.1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概述 3
2.1.1 ATRP的历史 3
2.1.2 ATRP的聚合机理 3
2.1.3 ATRP特点 4
2.1.4 ATRP的应用范围 4
2.1.5 ATRP反应条件 5
2.2 再生纤维素膜 5
2.3 膜的应用 5
2.4国外生产概况及趋势 6
2.5 相关研究 7
2.6 影响因素 8
2.7 参考文献 8
三.研究计划部分 9
3.1 论文选题目的 9
3.2 研究方案 9
3.3表征方法 10
3.4 课题难点分析 10
3.5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10
一.课题来源、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膜表面ATRP接双亲性嵌段聚合物的研究
二.文献综述部分
本课题相关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发展情况
2.1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概述
2.1.1 ATRP的历史
1995年王锦山博士研究时首次发现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 简称ATRP) , 实现了活性自由基聚合, 引起了世界各国高分子学家的极大兴趣.ATRP的聚合机理
引发剂R-X 与Mnt 发生应变为自由基R·,自由基R·与单体M反应生成单体自由基R-M·, 即R-Mn·与R-M·, 既可继续引发单体进行, 也可从休眠种R-Mn-X/R-M-X 上夺取卤原子, ,反应停止, 从而建立一个可逆平衡. 由此可见, A TRP 的基本原理ATRP的优点
(1)适于ATRP的单体种类较多:大多数单体如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和电荷转移络合物等均可顺利的进行ATRP,并已成功制得了活性均聚物,嵌段和接枝共聚物.
(2)可以合成梯度共聚物:例如Greszta等曾用活性差别较大的苯乙烯和丙烯腈,以混合一步法进行ATRP,在聚合初期活性较大的单体进入聚合物,随着反应的进行,活性较大的单体浓度下降,而活性较低的单体更多地进入聚合物链,这样就形成了共聚单体随时间的延长而呈梯度变化的梯度共聚物ATRP的缺点
(1) ATRP的最大缺点是过渡金属络合物的用量大,且在聚合过程中不消耗,残留在聚合物中容易导致聚合物老化;
(2)活性自由基的浓度很低(为了避免偶合终止),因而聚合速度太慢Atrp可以用在丙烯酸酯类,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带有功能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如甲基丙烯酸一2一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特种丙烯酸酯类,如甲基丙烯酸一2,2,2一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一2一全氟壬烯氧基乙酯;对苯乙烯磺酸钠、丙烯腈、4一乙烯基吡啶、二烯烃、对羧基保护过的丙烯酸等。在室温下的聚合反应仍具有“活性”特征。反应介质可以是水相,也可一在有机溶剂内进行。引发剂有c—x键强度的a一卤代苯基化合物、a一卤代羧基化合物、a一卤代腈基化合物、多卤化物。
2.2 再生纤维素膜
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主要来源于棉纤维,木材和禾本科植物纤维。再生纤维素是将天然的纤维素通过化学方法溶解在沉淀析出的纤维素,同天然的纤维素相比,它具有聚合度较低,分子缠结少和洁净度较低等特点。由于再生纤维素同天然纤维素一样具有较多的羟基,所以表现出高度的亲水性能。再生纤维素对蛋白质的吸附力较低,所以表现出较强的耐污染性。
用再生纤维素制造的膜在大多数的有机溶剂中不溶,具有很好的耐溶剂性,且对于1 mol/L盐酸和1 mol/L NaOH溶液有很好的耐酸碱性。
再生纤维素膜的制备主要是纤维素溶解于溶剂中形成高分子溶液,由相转化法制膜。这样,膜的机械强度较好,在操作中不易破裂。
再生纤维素在干态或有机溶剂中还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40~260℃ ,不过温度超过240℃ 时纤维素开始热分解。而一般用ATRP方法聚合时所需要的反应温度较低,大多数在150℃以下,故对于大多数的单体均可以用ATRP法对再生纤维素膜进行改性。
2.3 膜的应用
膜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浓缩的过程称作膜分离。它与传统过滤的不同在于,膜可以在分子范围内进行分离,并且这过程是一种物理过程,不需发生相的变化和添加助剂。膜的孔径一般为微米级,依据其孔径的不同(或称为截留分子量),可将膜分为微滤膜、超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