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艾思奇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pdf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艾思奇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pdf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原理体系的形式通过教科书这种文本载体表现出来,开端于苏 联,目的是对国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而使其具备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这 在一定意义上,也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担负起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普及的理论特 质。与以往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已经在理论层 面具备拥有最大限度的群众基础的可能性,然而真正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是通过马 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出版、发行、普及等工作来完成的。正是凭借“教科书”这种形 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从“阳春白雪”变为“下里巴人”。 目前,理论界一直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能否表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本 精神的争议,并且对于我国而言,鉴于曾经存在着“以苏为师”,“以苏为鉴”的历史时 期,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尤其是早期的版本,一直都被认为是对苏联模式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搬用,无论在结构还是内容上都不具备创新之处。本文试图通 过由康斯坦丁诺夫主编,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1958 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和我国由艾思奇主编,1961年出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两本马克思主义 哲学教科书进行文本比较,对上述问题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无 论在苏联还是我国,都有其较长的发展轨迹,版本众多。之所以选择这两本教科书进行 文本比较,除了后者是由我国第一本本土力量编著,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发展 过程中具有开山鼻祖的意义这一原因之外,还因为两本教科书编撰、出版时间相近,其 理论内容所依据的是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结构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引言部分,主要从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 书的“苏联模式”科学与否,及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是否就是对这种“苏联模 式”采取了“拿来主义”,究竟有没有体现中国化的精神气质等方面做简要的概述;其 次,正文的第一章,对这两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从具体的文本内容上加以比较分析; 正文第二章,对两本教科书从文本的编排结构上加以比较分析;正文第三章,从文本所 呈现的总体风格加以比较分析;总结部分,简要概述从内容、结构、风格三个不同角度 所得出的文本比较结论。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中苏众多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以时间为参照 物,选取同一时期出版的两本教科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历 I 史唯物主义》,依据其具体文本,分别从理论内容、章节排列结构、行文风格特色等方 面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一个自己的结论。 另外本文在写作方法上采取了边叙边议的方式,与通常先叙再议的写作方法也有不 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苏联模式,中国风格 II ABSTRACT Marxism philosophy that was represented by textbooks in the form of principle system came out originally in the Soviet Union, it was used to broadcast Marxist theory to the nation and make them possess the Marxist thinking mode. In a certain sense, it also made the Marxist philosophic textbook shoulder the theory idiosyncrasy of spreading and popularizing Marxist. The Marxist philosophy as the world view and the methodology of the proletariat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philosophy has had the possibility of having maximum mass base in the theory level, it was

文档评论(0)

ww2359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