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鸡形目鸟类研究保护及持续利用探讨.pdf
中国鸡形目鸟类研究保护及持续利用探讨
韩联宪 周 伟
(西南林学院资源学院,昆明650224 )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鸡形目鸟类的多样性特点,对中国鸡形目鸟类保护、研
究及持续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 6 点加强中国鸡形目鸟类保护和持续利
用的建议。这些建议包括:(1 )进一步加强鸡形目鸟类生态学研究和分布调查,
准确、全面收集各个种相关信息,为科学评价其濒危等级提供考量依据;(2 )因
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鸡类保护区、保护点、禁猎地的建设和管理;(3 )
强化鸡形目鸟类保护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以纠正目前许多群众认为鸟类等小型动
物不是保护动物的错误观念;(4 )对中国鸡类区系进行适当改造,将某些分布狭
窄,种群数量稀少的种类,迁入适栖地区,扩大其分布区,增加种群数量;(5 )
加强人工驯养种类的技术投入,探索半放养、野生状态下补饲、控制敌害等管理
技术;(6 )建立全国范围的驯养鸡类信息协作网,加强信息交流、种源交换,提
高迁地保护的效率和成果。
关键词 鸡形目鸟类 研究 保护 持续利用
1 引言
鸡形目鸟类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多种用途,可供食用、羽用、观赏、狩猎娱乐等。不少
种类被人们驯养,培育成新的家禽品种。未被驯养的种类,作为重要的猎禽在世界各地被广
泛地利用。鸡形目鸟类同时也是濒危程度很高的动物类群,许多种成为濒危种、易危种或受
威胁种,其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中国是鸡形目鸟类最丰富的国
家之一,中国鸟类学工作者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对中国的鸡形目鸟类的保护和研究做
了大量工作,获得世界同行的关注和好评(McGowan ,1996)。我们对中国鸡形目鸟类多样性
特点和研究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后,提出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建议,以期能对中国鸡形目鸟
类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有所帮助。
2 中国鸡形目鸟类多样性特点分析
鸡形目鸟类(Galliformes )全世界计有8 科 276 种(Howard and More ,1984),中国有2
科 62 种(郑作新,1997),占全世界鸡形目鸟类总种数的 22 .50 %。特有种多是中国鸡类区
系的突出特点。主要分布于中国或分布上仅限于中国境内的就有斑尾榛鸡、雉鹑、四川雉鸡、
156 面向 21 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海南山鹧鸪、台湾山鹧鸪、四川山鹧鸪、红腹角雉、黄腹角雉、绿尾虹雉、白马鸡、藏马鸡、
蓝马鸡、褐马鸡、蓝鹇、白冠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黑长尾雉、红腹锦鸡和白腹
锦鸡等 19 种,占中国鸡类种数的 30 %。其中的雉鹑属和马鸡属是中国的特有属。此外,由于
中国人口众多,对自然开发利用强度大,自然保护管理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晚,尚不能对鸡
类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管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停留在从自然界猎取的低级阶段,因此濒危
种或易危种多。62 种鸡形目鸟类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列为Ⅰ级、Ⅱ级重点保护的种类竟达
38 种,占中国鸡类种数的 61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的种类有 43 种;被国
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列入濒危、易危和稀有名单的有 15 种。中国鸡形目鸟类的有关情
况详见表 1。
中国鸡形目鸟类研究保护及持续利用探讨 157
158 面向 21 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2 中国鸡形目鸟类研究、保护和持续利用现状
2 .1 研究现状
中国的野生鸡类专题研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今,陆续发表了近 600 篇论文。80
年代初,在著名鸟类学家郑作新的倡导和组织下,由卢汰春主持,邀请郑光美、许维枢、李
桂桓、诸葛阳、王香亭、李福来等人对中国 11 种鸡形目鸟类进行了数年的考察和研究,获得
重大进展,收集到许多宝贵的科学资料,并由此推动了中国鸡形目鸟类研究热潮。随后中国
鸟类工作者对鸡形目鸟类的研究持续不衰,研究范围涉及地理分布、生境选择和利用,取食
行为,社群行为,繁殖行为和空间行为,种群数量,驯养繁殖、再引入释放等诸多内容。在
研究中还采用了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染色体组型、蛋白电泳、蛋壳超微结构、无线电遥测,
声谱分析等方面的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