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中医资料程门雪阴阳五行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doc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阴阳五行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上海中医学院院长 程门雪?
钱部长上一次向我们指示:“中医学术研究,必须提高到理论方面,不仅是文献上的理论根据,而且要有临床上的实践证明。”这指示是非常正确的,我们中医治病,运用规律,不外乎阴阳、五行、经络学说等等,每一个病都在灵活地运用着,要在大会上一一汇报,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选择一个比较难治的病,而病例又比较多的举一个例来说明中医理论规律的实际应用。当然是不全面的,是有缺点的,只能就我们工作中所得的体会,向各位汇报,以便交流之后,使我们工作更有进展,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们所选择的,是中医学院附属第十一人民医院所治疗的慢性肾炎,从建院至今,一共治疗过三百多例,现将其中(五五年至五八年)一百例的疗效分析与总结,送给诸位作参考。其余因疗程尚短,观察不够,以后再向诸位汇报。一百例中治愈者百分之十七,显著进步者百分之廿七,进步者百分之四十一。总的疗效,百分之八十五。 当然成绩是微小的,不够满意,仍当进一步加以研究提高。但是我们对慢性肾炎,一方面运用中医理论,一方面通过临床实践,已得出了一个初步规律,这规律不但证明中医理论能指导实践,而且通过实践对原有理论有所提高,是值得注意的一件事。 中医没有慢性肾炎的名称,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与水病属肾一部分,非常符合。根据古人文献,各家学说,得山一初步印象,即水肿病主要是属肾的,而与肺、脾、三焦、膀胱等经,都有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这关系就在经络学说上说明。内经上说:水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又说:少阳(三焦)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又说:三焦者中凟之府,属膀胱;又说: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又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根据上说,说明三焦之脉属肾属膀胱,肾脉既上连肺,又与膀胱相表里,因此构成一气化周流的密切路线。必须说明人身气化功能,重在肾中元阳,温养脾土,故水饮入胃之后,由脾散精,上归于肺,由肺下降,下输膀胱,都必须经由三焦的道路。因此我们可简括其重点如下:即肾为水脏,膀胱为水府,肺、脾有升降水精的作用,肾为气化之根本,三焦为气化之道路,水化则为气,气滞则聚水,依此理论,进行治疗,所以能够获得相当成就。 其次,中医既没有肾炎名称,更没有急慢性等分别,但在治疗水肿时,就分标本缓急来辨症论治,所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是中医确定不移的规律。我们治慢性肾炎,也运用了这个规律。 根据我们临床体会,慢性肾炎,可分五个类型,也可以说是五个阶段。譬如在水肿病浮肿得很利害的时候,我们叫他“水湿泛滥型”,就应用急则治标方法,遵守内经中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的原则。如身热无汗咳嗽气喘的,用开肺发汗以退肿,就叫做开鬼门;又如小便短赤的,兼用利水泻膀胱的方法,就叫做洁净府;倘如二便秘结,肿势甚剧,更用泻下逐水方法,就叫去菀陈莝。总之,治标的治急的是治其末在肺的办法,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为水之上源,这些方法,都可互相为用,并且同时达到疏通三焦气分壅滞的效果。经过治疗以后,高度水肿虽见减轻,但肿仍未退,我们就叫他“水湿逗留型”。这时就要用治本法了。其本在肾,肾有阴阳,阳虚阴盛,故为水肿。温阳利水,肾与膀胱并顾,是为正治,温阳尤为重点。盖温阳可以消阴霾,温阳亦所以助膀胱气化,气化能出,小水畅则肾阳恢复,肿自退清。同时温肾化气之法,亦有助于三焦气化之流畅。如果还不能取效,即须进一步来处理。所谓进一步的方法,就是运用五行学说中亢害、承制一段理论。内经说:“亢则害、承乃制,水位之下土位承之。”就是说:肾水的亢害,必须利用脾土来承制,所以内经又说:“脾为肾主”。脾为肾主四字,在治慢性肾炎病中,起决定性作用,我们十分注重它。例如在治疗过程中,大多数病人,胃口总是不好的,易呕易泻,而胃口好的病人,就比较容易恢复,可见脾胃两经在本病的重要。脾与胃是表里藏府络属相连的,水邪泛滥,原由脾土之虚,土不制水,但脾土所以不健,亦原于肾阳之衰,火不生土,所以在一面温阳利水之中,一面必须增加大补脾胃之品以培土制水。如参、芪、术之类。这一方法,不但适合于水湿逗留时期,即在水湿泛滥时期而见虚象者,也应用有效。我们在临床实验中,经常用这一类药物,就是这个原理。同时因为黄芪是补气入三焦经的主药,张洁古的“珍珠囊”上,就明白指出过。因此他的作用,不但培土制水,并且益卫气推动三焦气化,在本症治疗中居主要地位。用得多用得重,是有其特殊原因的。等到水肿全退之后,邪去正虚,转入调理阶段。我 们就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4798.2-2021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2部分:运输和装卸.pdf VIP
- 《插花与花艺设计》课件——项目四 礼仪插花.pptx VIP
- 《通信数据分析与实战》课件——第六章 Kafka 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pptx VIP
- GA∕T 1424-2017 法庭科学合成纤维物证检验 红外光谱法.pdf
- 大数据平台与编程第9章 分布式消息队列Kafka.pptx VIP
-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标准.docx VIP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379)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精练试题解析.docx VIP
- 2025高考英语全国II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pdf VIP
- 销售人员必备的素质.ppt
- 2025年机动车检测站授权签字人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