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荒漠化灾害评估及其经济价值核算
卢琦 吴波
我国荒漠化危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约6421.76亿元。其中几种主要荒漠化类型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水力侵蚀400亿元,风力侵蚀36亿元,盐渍化及有机质丢失造成的损失约186亿元;每年因沙尘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3亿元;荒漠化及其衍生危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约2889亿元/年。 关于沙漠化/荒漠化灾害损失的评估和经济价值估算先后有多种结果。自从1997年,《中国防治荒漠化国家报告》正式引用张玉、宁大同估算的中国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约540亿元之后,先后又有众多研究者对荒漠化或风沙灾害进行过经济损失计算,得出的结果虽有差异,但广见于报端和文献的仍以540亿元为多。1996年之前估算的数据基础多以1995年之前发表的科技论文的数据为准,而1997年之后的评估结论,则多以1995年林业部进行的我国首次荒漠化(沙化)土地普查结果为依据。 ? 本文对中国荒漠化灾害评估及其经济价值核算的数据基础,是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第二次(1999年),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结果为准,并参照第一次普查结果将其统一核算到可比序列。 ? 中国荒漠化状况 1.现状评述?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按照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界定的指标,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即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基本上分布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以及青藏高原西部和北部的广大地区,总面积约331.7万km2,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34.6%。按行政区统计,则分布于全国18个省、市的471个县(市、旗);其中,干旱区面积142.7万km2,半干旱区面积113.9万km2,亚湿润干旱区7.5万km2;分别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14.9%、11.9%和7.8%。 到1999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7.4万km2,占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总面积的80.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69%的近12个百分点),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9%。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西麓、锡林郭勒草原北部、阴山、黄土高原北部、兰州南部、祁连山、柴达木盆地东部以及青藏高原西南部一线以北地区。按气候区划分,荒漠化面积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分别占其总面积的44.5%、34.8%、20.7%。按行政区划分,西北及华北北部的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河北、宁夏、陕西、山西、山东等10省、区,约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其他省市仅占1%左右,并呈斑块状零星分布。 由于我国荒漠化土地的水平分布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及地貌类型多样,垂直分布几乎从东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到青藏高原的高寒荒漠地带,跨越数千米高程,由此构成了荒漠化气候成因的多样性。按自然营力把荒漠化归纳为四大类: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其面积依次为:187.3万平方公里、26.5万平方公里、36.33万平方公里和17.3万平方公里。 ? 从荒漠化程度来看,轻度占20%,中度占33%,重度占21%,极重度占26%。由此可见,我国有80%以上的荒漠化土地属中度以上,而重度和极重度荒漠化土地的比例较全球荒漠化土地中严重退化与极严重退化的总和所占比例(12.9%)还要高出34个百分点。 2.发展趋势? 国家林业部(局)先后进行了两次全国性荒漠化、沙化土地普查和监测工作,比较准确地查清了我国荒漠化与土地沙化的基本情况,为防治荒漠化和土地沙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起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三级监测体系。 从两次数据对比来看,1999年荒漠化土地较1994年净增5.2万平方公里,年均增加1.04万平方公里,1999年荒漠化地区草地退化面积115.2万平方公里,退化率达61.9%,比1994年增加10万平方公里,年均增加2万平方公里;耕地退化面积17.28万平方公里,退化率达80.5%。? 按荒漠化类型扩展趋势分析,则以风蚀荒漠化增加最快,水蚀荒漠化次之。按可比口径的风蚀荒漠化土地变化分析,1994~1999年5年间净增风蚀荒漠化土地1.72万平方公里,年均增加3436平方公里,年增长率在0.2%以上。 这一速度同50~60年代的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和90年代中期的2460平方公里相比,有明显扩展加快的趋势。 从气候类型来看,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4.1万平方公里,年均增加8200平方公里;半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1.3万平方公里,年均增加2600平方公里,亚湿润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0.2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400平方公里。? 从各省区沙化土地扩展和逆转情况来看,内蒙古、青海、甘肃、西藏等11省(市、区)1994-1999年5年间共增加沙化土地约2.3万平方公里,年均增加4580平方公里;山西、北京、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