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谷底卸荷松弛现象及形成机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卷 第 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 ! ! ! ! ! ! ! 年 月 ! ())* + ,-./’01-2345’67. .’8#5/98:; -2:534’-1-6; 9=?@ :A?$%$ 5D=E=$? 0F ())* BC ! B ! !文章编号 ! GH*GIJ*(*())*)I)!*JI)K 大渡河谷底卸荷松弛现象及其形成机制 G ( ( G 王运生 李文岗 黄润太 罗永红 ! ! ! !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G HG))KJ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 ( HG))*(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渡河钻孔资料揭示!谷底浅表层岩体破碎弱风化强度低透水 性较强!具有明显的卸荷松弛现象#通过钻孔覆盖层及谷底岩体钻孔岩心研究并结合已有的 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后表明!在谷底刚形成时!谷底出现应力包!应力集中足以在较短时间内 使谷底岩体沿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形成谷底松弛带!然后应力集中向深部转移#覆盖层年龄 测定结果表明!大渡河谷底形成距今已有 !正是在这一漫长的岁月里由谷底应力集中导 !#$ 致谷底岩体变形松弛!逐渐形成现今的弱风化弱卸荷带# !关键词大渡河$谷底松弛带$弱风化带$形成机制 !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K* 0 ! ! ! ! 由于山区河流的不断下切作用%传统的河谷 化现象)谷底松弛带的存在恶化谷底岩体的工程 !! ’ ( 下切模式 G 认为谷底岩体新鲜%为应力集中区!图 性状%降低结构面强度%对工程具有明显不利的影 )但近年来大渡河等大量的勘探资料表明中国 响)揭示这一现象的存在及其形成机理具有重要 G 西部河谷谷底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应力松弛和风 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 大渡河谷底卸荷松弛的证据 ! 大渡河拟开发的梯级电站有 多个%拟开发 () 的河段谷底钻孔资料逐年增多%已有的谷底钻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