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pdfVIP

西南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南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pdf

第67卷第2期 地理学报 V01.67,No.2 SINICA Feb.,2012 2012年2月 ACTAGEOGRAPHICA 西南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 梁育填1一,樊杰1,孙威1,韩晓旭1,盛科荣3,马海龙1,徐勇1,王传胜1 (1.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2.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3.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摘要:能源是贫困地区农户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基本生计资产,过度采伐薪柴的能源消费行为 是加剧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森林植被破坏的重要因素。西南山区既是我国贫 困地区,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本文选取在西南山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脆弱性都具有代 表性的云南省昭通市为案例,基于946份调查问卷,采用Tobit模型对非商品性能源和商品性 能源的消费比例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①地形特征对西南山区农村能 源消费结构影响显著,薪柴和秸秆等非商品性能源受资源禀赋影响显著,而煤炭等商品性能 源更多的是受市场距离影响。②随着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非商品性能源消费比例将下降, 煤炭和电力等商品性能源消费比例将上升,但是西南贫困地区由于农户生计资产有限,收入 增长缓慢,能源消费结构升级艰难。③家庭人均教育程度的提高、从事非农产业有助于西南 山区农户增加商品性能源的消费比例,从而提升能源消费结构。 关键词: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西南山区;Tobit模型 1引言 能源是贫困地区农户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基本生计资产“‘21,以生活用能为主的能源消费 行为是生态脆弱地区环境影响的最基本因素,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森 林植被破坏。这不仅对江河下游沿海地区的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有影响,而 且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履行国际减排责任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口卅。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 地区的能源问题,才能促进农户可持续生计资产增长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陋1。了解能源消费 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引导农户的消费行为,从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1。因此,分 析贫困地区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影响因素对制定贫困地区能源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贫困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已经有丰富的研究。国外学者从20世纪70 年代开始关注农村能源问题,研究重点集中在如何解决农村地区的能源需求,及其引起的 可持续生计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限10,。国内学者对不同地区农村能源消费已经有很多实证研 究,如李国柱等nu对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环境成本的分析,发现经济贫 困、环境脆弱、生活能源短缺、生物质过量消费是陇中黄土丘陵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 驱动因素。周曙东等n21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内蒙古农牧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数量 结构的影响因素发现,农户人均生计资产与人均能源消费量正相关。吴燕红等”31对滇西北 农村生活能源及生物质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发现,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生活能源主 要以薪柴为主,从而产生地区生态功能退化等环境问题。刘刚u4,对西藏农户生活能源的研 收稿日期:2011-01—10;修订日期:2011-10·25 NaturalScienceFoundation ofChina,NoNo 作者简介:梁育填(1982.),男,广东揭阳人,师资博士后,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 E—mail:liangyutian@126.com 展问题研究。E.mail:fanj@igsnrr.ac.cn 221.229页 万方数据 地理学报 67卷 究发现,长期以来西藏农牧民的生产和农牧

文档评论(0)

流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