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漢書·百官公卿表序 【題解】 本文選自《漢書》卷十九,據中華書局1983年點校本。 《漢書》作者班固(公元32—92年),字孟堅,東漢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人。16歲入太學讀書。23歲時居父喪在家,開始整理其父班彪所作《太史公記後傳》,立志續就其業。永平元年(58年)開始寫作《漢書》,後任蘭台令史、祕書郎等職,經過20多年的努力,終於完成其大半。永元四年因竇憲案牽連而死。其妹班昭及待詔馬續受詔續完八表和《天文志》。 * * 《漢書》共100篇,包括十二紀、八表、十志、九十傳,記載了自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整個西漢230年的歷史。首創紀傳體斷代史,影響深遠。有唐顔師古注,清王先謙《集解》。 《百官公卿表》是班固首創的記載漢代中央職官歷任情況的史表。其序,則概述了先秦各代設官分職的源流和沿革,全面系統而又詳盡地記載了秦漢時期從中央到地方各級職官的設置,及其職守與品秩。由於秦漢中央集權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基本爲歷代王朝所沿襲,因而本文不僅是研究秦漢官制的重要材料,也是研究中國古代官制史和政治制度史的珍貴材料。 《易》敍宓羲、神農、黃帝作教化民,而《傳》述其官,以爲宓羲龍師名官,神農火師火名,黃帝雲師雲名,少昊鳥師鳥名。自顓頊以來,爲民師而命以民事,有重黎、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之官,然已上矣。《書》載唐虞之際,命羲、和四子順天文,授民時;咨四岳,以舉賢材,揚側陋;十有二牧,柔遠能邇;禹作司空,平水土;棄作后稷,播百穀;卨作司徒,敷五教;咎繇作士,正五刑◎;垂作共工,利器用;益作朕虞,育草木鳥獸;伯夷作秩宗,典三禮;夔典樂,和神人;龍作納言,出入帝命。 五 刑 张晏曰:“五刑,谓墨、刖、劓、剕、宫、大辟也。” 师古曰:“墨,凿其额而涅以墨也。刖,断足也。劓,割鼻也。剕,去髌骨也。宫,阴刑也。大辟,杀之也。” 夏、殷亡聞焉,周官則備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爲六卿,各有徒屬職分,用於百事。太師、太傅、太保,是爲三公,蓋參天子,坐而議政,無不總統,故不以一職爲官名。又立三少爲之副,少師,少傅,少保,是爲孤卿,與六卿爲九焉。記曰三公無官,言有其人然後充之,舜之於堯,伊尹於湯,周公、召公於周,是也。或說司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土,是爲三公。四岳謂四方諸侯。 自周衰,官失而百職亂,戰國並爭,各變異。秦兼天下,建皇帝之號,立百官之職,漢因循而不革,明簡易,隨時宜也。其後頗有所改。王莽篡位,慕從古官,而吏民弗安,亦多虐政,遂以亂亡。故略表舉大分,以通古今,備溫故知新之義。 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國,綠綬。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復置一丞相。有兩長史,秩千石◎。哀帝元壽二年,更名大司徒。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舉不法。 太尉,秦官,金印、紫綬,掌武事。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馬,以冠將軍之號。宣帝地節三年,置大司馬,不冠將軍,亦無印綬、官屬。成帝綏和元年,初賜大司馬金印、紫綬,置官屬,祿比丞相,去將軍。哀帝建平二年,復去大司馬印綬、官屬,冠將軍如故。元壽二年,復賜大司馬印綬,置官屬,去將軍,位在司徒上。有長史,秩千石。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丞相。有兩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蘭台,掌圖籍祕書。外督部刺史,內領侍御史員十五人,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成帝綏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綬,祿比丞相,置長史如中丞,官職如故。哀帝建平二年,復爲御史大夫。元壽二年,復爲大司空;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長史。侍御史有繡衣直指,出討姦猾,治大獄,武帝所制,不常置。 太傅,古官。高后元年初置,金印、紫綬;後省。八年復置;後省。哀帝元壽二年復置,位在三公上。 太師、太保,皆古官。平帝元始元年皆初置,金印、紫綬。太師位在太傅上,太保次太傅。 前、後、左、右將軍,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綬。漢不常置。或有前、後,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四夷。有長史,秩千石◎。 ? 汉代 墓室 壁画 的佩 剑人 物 奉常,秦官,掌宗廟禮儀,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屬官有太樂、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醫六令丞,又均官、都水兩長丞,又諸廟、寢、園、食官令長丞,有廱太宰、太祝令丞,五畤各一尉;又博士及諸陵縣皆屬焉。景帝中六年,更名太祝爲祠祀。武帝太初元年,更曰廟祀。初置太卜。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員多至數十人。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經博士。宣帝黃龍元年,稍增員十二人。元帝永光元年,分諸陵邑屬三輔。王莽改太常曰秩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