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 铝加工高新技术文集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张胜华
(中南大学材料系.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受到人们的关注,发展迅速。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以
及对材料越来越高的要求,各种复合材料不断涌现,固相复合型复合材料,基本上形
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正日趋完善成熟,国内外均已工业化生产。本文简述国内外层
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各种复合板,复合棒,复合管等的成形方法,以及范围,供科
研和生产单位参考。
关键词:层状复合材料;轧制复合;挤压复合;拉拔复合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各种新兴技术、新产业的出现,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
越高,单一组元材料的性能很难胜任这些需求。近几十年来,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生
产、研制和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层状金属复合材料是由几层不同性能的金
属复合而成的,与单组元合金相比,经过合理设计组合后的材料可以获得相对较高
的强度、耐蚀、导电、导热、导磁等优秀的综合性能j并应用于特殊要求的工作环境。
到目前为止,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已经在宇航、石油、机械、化工、轻工、汽车、造船、建
筑、电力、电子、核能及日用品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l加工技术
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
按照材料复合过程中是否施加外
力,可分为无压复合与压力复合;若 压力加l
一逖 鲴
按照复合过程是否需要加热可分为
室温复合与高温复合;若按照复合晷 丽鼬
过程中,金属组元的状态不同,又可差 丽瓯
分为固/固复合、液/固复合、液/籍 l合方法
液复合等。工业生产中常用的金属吞 丽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层状复合材料的加工技术如图1所“ 隔 ,
示。其中有些方法如自蔓延
(SHS)、粉末烧结、喷射沉积等是 一一一一圈圈硇圆圈一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由于它 图1层状复合材料结合方法分类
·424· 铝加工高新技术文集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
们受到组元性能、产品性能、生产成本的限制,主要应用于特殊场合o
1.1固、液凝固法
匿、液凝固法分敷浇法穗熔合法两种。
双浇法是把两种需要复合的金属分别熔化,然后顺序把两种金属液浇铸在同一
个模子中,冷却凝固后,形成双金属材料。其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熔合法是先将低熔点合金加热到熔融状态,使其熔焊在高熔点合金上,其工艺
流程如图3所示。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制造合金组元熔点差异悬殊,而一般的热复合
法又不能使之结合的层状金属复合材料。
固、液凝固复合法已有被其它复合方法取代的趋势。
固赢降卧悭塑呲划
图2双浇法工艺流程图 圈3熔合法流程圈
1.2粉末冶金复合法
(1)粉末轧制法
粉未轧制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基体金属带坯上松装铺粉,然后通过粉末轧制成
型、烧结,形成双金属复合材料;另一种是用两个漏斗同时供粉,轧制形成双金属粉
末带坯,再经过进一步烧结、轧制,以获得双金属复合材料。
(2)喷射沉积法
喷射沉积是将熔融的液态金属或合金在气压或金属液体自重的作用下,由坩埚
底部或侧面导流管流出形成稳定的金属液流。金属液流经过雾化器时,被高压高速
的惰性气体(缸)或半惰性气体(N:)分散为极细小的金属液体颗粒射流。射流中部
分小的颗粒冷凝固结,部分大的颗粒则能保持液相,处于半固、半液态。这种射流高
速喷向下方基体材料,产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修改稿)氧化铝纳米薄膜上荧光分子发光特性与研究.doc
- 3种甜高粱幼苗耐受渗透胁迫能力与研究(XIU).doc
- 4G环境下流量经营发展策略.doc
- 4MSC-3000采棉机传动系统动力学与研究.doc
- 21世纪初国际传播学与研究现状与趋势_以SSCI收录_传播学刊_为例.pdf
- 5000吨每年聚甲醛共混造粒生产线设计定稿.doc
- C2C电子商务环境下信用评价模型分析与与研究.doc
- C5_0分类算法及在银行个人信用评级中应用.pdf
- CRM战略实施与投资回报率与研究.doc
- EB病毒对上皮细胞癌转移基因之与研究.pdf
- 数字化转型下江西财经大学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理论、实践与创新.docx
- 多维视角下多功能乳腺成像探测技术的创新与突破.docx
- 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多维度剖析与优化路径研究.docx
- 数字化浪潮下宏达泳装公司网络营销策略的创新与突破.docx
-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叶广芩家族小说对现代文学传统的承继与创新.docx
- 政府规制视角下我国电力行业垄断企业横向并购的福利效应剖析.docx
- 论证券发行中的法律问题与完善路径——基于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docx
- 中国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现状、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docx
- 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管理的多维审视与策略转型.docx
- 混合永磁记忆电机:原理、设计与应用的深度剖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