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实务-冲刺讲义05-第五章 所得税制度.docVIP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实务-冲刺讲义05-第五章 所得税制度.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实务-冲刺讲义05-第五章 所得税制度.doc

第五章 所得税制度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   一、了解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二、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1.基本界定   法人所得税制。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2.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划分   居民企业——单一具备原则:登记注册地或实际管理机构其一在中国   三、征税对象   1.企业的各项所得   居民企业:全面纳税义务;   非居民企业:有限纳税义务   2.所得来源地的确定原则 所得类型 所得来源的确定 销售货物所得 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提供劳务所得 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转让财产所得 不动产 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 动产 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权益性投资资产 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 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其他所得 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   四、熟悉税率 种类 税率 适用范围 法定税率 25% (1)居民企业 (2)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且所得与所设机构、场所有关联的非居民企业 优惠税率 20%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15% 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10% 预提所得税税率   五、掌握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原则   1.权责发生制;2.税法优先原则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三)亏损弥补   亏损:按税法计算的亏损   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四)清算所得   清算所得=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资产的计税基础-清算费用-相关税费+债务清偿损益等   (五)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其他所得,参照前两项规定的方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六、掌握收入确认   1.区分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3.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 4.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免税收入 1.国债利息收入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2.企业一般收入项目的确认,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   3.熟悉特殊收入项目的确认   (1)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除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做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2)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按合同约定的应付日期确认收入   七、掌握税前扣除   (一)掌握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   (二)税前扣除的主要项目   1.工资、薪金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2.补充保险   企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予扣除   3.利息   (1)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   (2)企业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而发生的借款,在有关资产购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并按税法规定扣除。   4.职工福利费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5.工会经费   企业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6.职工教育经费   除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7.业务招待费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8.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除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

文档评论(0)

wud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