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频考点一 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正确使用成语
(一)记准成语的意思,避免望文生义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 (2012·新课标全国)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这里望文生义,误用为两人合力制服惯偷,可改为“合力”。
2. (2012·广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不能用来指人对大自然的认识。
3. (2012·江西)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这里用于“残酷故事”不合适,属望文生义。
4. (2011·北京)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日,一天天;下,低处。此处望文生义,可改为“夕阳西下”。
知识储备 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的判定
“望文生义”误用有个特点,表面上看放在原文中很贴切,但那只是照字面理解。很多成语有转义、比喻义。判断这种误用类型的方法只有一个:必须理解该成语的实质意义。所以,做题时对那些一眼看去放在原文中按字面意思理解很贴切的成语要格外留心。的。请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
①不足为训(准则)②不刊之论(更改)
③久假不归(借) ④危言正色(正直)
⑤七月流火(火星) ⑥屡试不爽(差错)
⑦一文不名(占有) ⑧哀而不伤(伤害)
⑨不孚众望(令人信服) ⑩犯而不校(计较)
一傅众咻(教导) 差强人意(稍微)
安土重迁(不轻率) 细大不捐(抛弃)
春意阑珊(衰落,将尽)
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删去,修改)
(二)记准成语的使用对象,避免张冠李戴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 (2012·四川)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不能形容“歌声”,可改为“此起彼伏”。2. (2012·大纲全国)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呼之欲出:一召唤他就会出来似的。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使用对象错误。
3. (2012·浙江)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惊世骇俗:指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在这里形容丑闻,犯了使用对象不当的错误,可改为“骇人听闻”。
知识储备 易用错对象的成语的判定
有些成语的适用对象具有特定的“方向性”或“针对性”,有的指自然界,有的指人类社会;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只适用于某一领域。如果能记准这些成语的适用对象,使用起来就可以避免张冠李戴的错误。
张冠李戴是对成语使用对象不理解造成的。请识记下列成语的使用对象:①巧夺天工(人工作品) ②炙手可热(人)
③振聋发聩(言论) ④车水马龙(热闹情景)
⑤明日黄花(过时事物) ⑥汗牛充栋(书籍)
⑦两小无猜(少男少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粤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第19课《元曲三首》.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粤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1课《黄山记》.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粤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2课《瓦尔登湖(节选)》.ppt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1《劝学(节选)》、《师说》、《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2《六国论》、《阿房宫赋》.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4《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鸿门宴》.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5《秋水(节选)》、《非攻(节选)》、《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6《〈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滕王阁序并诗》、《秋声赋》.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7《陈情表》、《项脊轩志》、《报任安书(节选)》.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8《渔父》、《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二.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三.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四.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一.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作文序列化提升专题八.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作文序列化提升专题九.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作文序列化提升专题六.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作文序列化提升专题七.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作文序列化提升专题三.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作文序列化提升专题十.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