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生态自然观 中国古代的技术批判观 内史:子贡经过某地,见一丈人服侍田地,凿遂入井,抱翁出灌,甚为吃力,便上前推荐一种“用力甚寡而见功多”的叫做桔槔的机械。不想老者愤然作色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非吾不知,羞而不为也。” “五色乱目,使人不明” “五声乱耳,使人不聪” 人文技术哲学思想——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思想 物质化 煤在古代的意义具有多于技术上的煤的意义:“煤石是由神出于仁慈,给予林木稀少地带的人们的。” 齐一化 把一切加以齐一化,最不相同的存在领域被千篇一律化,事物所享有的各突特的意义和作用都被否决了。 功能化 即忽视事物的自身性和特性,把它确定在特殊的有限制的存在方式上(长江作为水压的提供者,土地作为矿床)。 “水电厂被置于莱茵河水流之中。它把莱茵河水流限定在水压上。水压使涡轮机转动,这转动带动了机器,机器的连动产生出电流,中心发电厂及其输电网都为这电流而被预定了。在电能的这一相互衔接的预定系列领域中,莱茵河水流也表现为某种被预定了的东西了。水电厂不象几百年来连接两岸的旧木桥那样,被建造于莱茵河水流中。宁可说,水流被误建到发电厂中。由于发电厂的本质,水流是它现在作为水流所是的东西,即水压的提供者。” “河流首先汇入碾谷机,在这里它变得紧张,要使谷物在磨石的压力下磨碎,并使细筛抖动,使面粉与糠相分离。然后,它流进下一个建筑物,并注满可加热的浅锅,在锅中它被加热以便利用它生产出啤酒来作为修道士们的饮料……” “……然后,它分别流进许多小部门,并在它的繁忙的奔跑中穿过各工作区域。在这里,它到处寻找为了某些目的需要它效劳的人,于是,它就煮饭、旋转、挤压、灌溉、洗涤或磨削。它总是提供它的帮助,从未有过拒绝。为了获得完全的感谢,为了使一切事物可以被做,它最后还把垃圾都带走了,留下一个干干净净的世界。” 主客两极化 人在技术展现中获悉自己是主体,一切别的东西是客体,是单纯的对象。 主客两极化所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酸雨蔓延 森林锐减 土地荒漠化 大气污染 水污染 海洋污染 全球性问题的思想根源 人类中心主义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为自然立法 人类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树立生态自然观 可持续发展战略 1972年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 ——《人类环境宣言》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组织制定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长篇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得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社会背景 全球问题--对工业化道路的反思--确立全新的发展观 1《寂静的春天》: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 20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公害事件不断发生。美国海洋女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潜心研究了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种种危害后,1962年发表环保科普著作,初步揭示了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必须寻求“另外的道路”,道路是什么? 2《增长的极限》:引起世界反响的“严重忧虑” 1968年成立了非正式国际协会——《罗马俱乐部》 1972年梅多斯为首的小组提交了第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指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五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增长,全球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于下世纪某个时段达到极限。 3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113个国家代表共同探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问题,这是人类第一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的事务议程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宣布了3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准则。 大会对环境问题认识较为粗浅,对解决问题的途径尚未确定,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责任。但是它正式吹响了人类共同向环境问题挑战的进军号。 4 《我们共同的未来》: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 1983年3月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1987年提交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这一概念在1989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得到接受和认同。 要点: (1)发展是必需的,否则就无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2)自然环境必需保护,否则就会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0726-西部证券-从政策角度推演大国竞争下的AI产业发展机遇:超越“卡脖子”看AI发展.pdf VIP
- 离心风机检修 (1).ppt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docx VIP
-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 祖国篇(上) 2.2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 同步练习(附答案).docx VIP
- 12J609防火门窗(清晰版).docx VIP
- 色彩色差计CR400(410)使用说明书.pdf VIP
-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16讲PPT全套课件.pptx
- 2024《“双减”政策及其落实措施、效果研究》4500字.docx VIP
- 平台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立法研究.pdf VIP
- 国家法定41种传染病大全(就诊科室、传播途径、病原体、检测方法等)及防护措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