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
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中国美术学院或其它教育
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作者签名:拯叙、葫、 隰沙t怍r月6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中国美术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l、保密口,.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回。
作者虢趣匀啕、吼加·昨乡月台日
导师签名: 、摩 啪‘f乡日期:夕膨年厂月7日
中困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11级壁画艺术系——赵尔东——漆与物——试论大漆存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目录
摘要.……..……………..…..….……………….……..4
第1章引言…………………………..……….….…..…7
第2章浅析漆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关于大漆的技艺……………………………………..9
2.2:漆的诸多可能性和必然联系…….….….……………….10
第3章漆与物
3.1:“物”的含义.……………….…………..………….11
3.2:从“物”的角度出发,探讨漆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12
3.2.1:以中国美术学院漆艺专业在艺术创作中的探索为例
3.2.1.1:唐明修作品《仓颉说文》…….….….…….… .14
3.2.1.2:简锦斯作品《漆漆》…………….…….…… .16
3.2.1.3:罗然作品《未命名》…………....……....... .17
3.2.2:以中外艺术家在漆与物方面的探索为例
3.2.2.1:(日)田中信行作品……………………………….18
3,2.2.2:(德)苏笑柏的作品………..........….......……..19
3.3:本人在研究生期间的探索实践——漆的重构
3.3.1:以拓印展现漆的时间………………………………..19
3.3.2:漆的感知——纯粹的漆的语言….…….……………….22
3.3.3:互动与参与——漆的透明性质探索………………………24
第4章:结论…..…….……..…….......……............…26
致谢....…......................................……………..26
参考文献..............….………………......................27
第3页共27页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11级壁画艺术系——赵尔东——漆与物——试论大漆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摘要
2002年,浙江杭州萧山跨湖桥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枚漆弓将中国人使用大漆的
历史推至八千年前。自古大漆便作为源起自中国的传统天然媒材,成为日常生活
中不可缺少的防腐、防水材料,在仪葬、家具、器具等方面广泛应用,在先民的
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今天的中国,人造漆(化学漆)充斥着我们的感官和日常,大漆随着历史的动荡、
社会的变迁、技术的冲击而被认为是一种文化的活化石被使用至今,成为一种有
待被重新认识、传播和应用的媒材,是因为漆的文脉终究无法被隔断,在文革后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即使大漆淡出了国民的视线,即使它的不可代替性并没有
被社会和文化、艺术界充分认识,即使变成了一种古老的工艺、一种旧时代的传
统,使用大漆的人依然坚信大漆的生命力和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将会使漆文化重新
焕发生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