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高考文史常识解读 下关三中 王江 一、天文历法: 天文: 1、顾炎武《日知录》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2、四象: 古人把二十八星宿分四个方位排列,每一方联系四种颜色和动物,即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联系玄武门之变) 3、五行(买东西,不买南北) 金:白 西 秋季 木:青 东 春季 水:黑 北 冬季 火:红 南 夏季 土:黄 中 夏秋之际 历法 1、时辰 2、纪月法 序数纪月法。一月、二月、三月……类推,其中一月又叫“正月”,十一月又叫“冬月”,十二月又名“腊月”。 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寅月农历正月,卯月农历二月,依次类推。 朔、望、念 一个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公历的一个月可以分为上句、中旬、下旬三个时段。而农历的一个月却是分为朔、望、念三个时段:初一到初十为“朔”,十一日至二十日为“望”,二十一日至三十日(小月至二十九日)为“念”。 3、纪年法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产生最早。如《左传.崤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帝王年号纪年。汉武帝开始用。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知道明清两代皇帝年号) 干支纪年。它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组成。该纪年法始于汉朝,与年号纪年法同时并用。 生肖纪年。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来记人的出生年,就称为生肖,又叫属相;十二生肖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年循环一次。 民国纪年。民国xx年+11=公元xx年 (2008年海南卷1)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甲午战争中,各地人民“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就在日军占领威海卫那年,一姚姓夫妇生下一子,取名“姚破虏”,寄托了人民抗日的决心和勇气。这位“姚破虏”的生肖应该是属????A.蛇???? B.马???? C.羊???? D.猴 4、节气、节日 二、地理山川 区域名称:中原、关中、江南、江东、江河、岭南、塞北、关内外、九州、西域等 中国的别称:赤县、神州、中华、华夏、函夏、九州、九域、九有、九土、九区、九牧、八州、禹城、禹迹、禹甸、海内、中州、中原、四海、中土、天朝 五岳: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 三、姓氏名号 1、中国姓氏起源: (1)以氏族名称为姓。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如熊、牛、云等。 (2)以国名为姓。如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3)以居住地为姓。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 (4)以次第为姓。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如伯夷、叔齐。 (5)以官职为姓。如司徒、司马、司空等,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 (6)以职业为姓。如巫、卜、陶、匠、屠等。 (7)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呼延、慕容、尉迟、独孤、长孙等。 (8)以谥号为姓。如穆、庄等。 (9)因避讳而改姓。 如邱是讳孔丘之丘等。 四、选官制度 1、奴隶社会实行“世官制”:世官制是宗法制在选官方面的一个表现形式。其具体内容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官位在贵族、大夫和士之间进行血亲世袭。 2、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打破了血亲世袭的陈规,触及了奴隶主贵族的既得利益。 3、汉代实行察举制,分察举和征召,以察举为主。西汉重“孝廉”(即德行);东汉看重门第族望,由此形成门阀士族;三国曹操“唯才是举”。魏晋南北朝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延续了东汉注重门第族望的选官标准,世家大族发展到顶峰。 4、科举制:意即通过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历朝所开科目虽多,但士人所趋,唯“进士”科。北宋王安石增设“明法科”,清末戊戌变法开增“经济特科”(云南石屏人袁嘉谷于1903年考中“经济特科”状元,成为云南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状元)。 * * 文史常识试题的内容较广泛,包括姓名称谓、天文历法、古代地理、风俗礼仪、音乐文娱、科举官职、文史典籍、史学理论等。 近年历史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一些文史常识试题。如下: ◆ 帝王谥号题(200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