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名师点拨考点专题精练第一编必修3(江苏专版).docVIP

2012-2013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名师点拨考点专题精练第一编必修3(江苏专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因为 B.至杀不辜人也 辜:罪 C.亦以明死生之大 明:表明 D.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 如:到……去 解析: A.因:依靠。 答案: A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都是代词,……的人。A项,①连词,表目的,来;②介词,凭借。B项,①助词,的;②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转折,但。 答案: D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 B.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C.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解析: C项为形容词使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形容词意动用法。 答案: C 4.对于下列句子中“于”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②长于臣 ③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④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解析: ①介词,对;②介词,比;③④都是介词,在。 答案: D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解析: A项,行李:古义为外交使节,今义为出门时带的包裹、箱子等。C项,大方:古义为大道理,文中指懂得道理的、内行的;今义为不计较或不吝啬财物,(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D项,约束:古义为信约,今义为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答案: B 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A项,都表被动。B项,①代词,代土地,②结构助词,的;C项,①动词,面对,②连词,假使;D项,①名词,道理,②名词,方法。 答案: A 7.对下列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③且贰于楚也 ④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⑤肇锡余以嘉名 ⑥亦以明死生之大 ⑦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⑧以其无礼于晋 ⑨予羁縻不得还 ⑩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设九宾于廷 我之谓也 A.③④⑤⑧⑩/①②/⑥/⑦⑨ B.③④⑤⑧⑩/①②/⑥⑦/⑨ C.④⑤⑧⑩/①②③/⑥⑦/⑨ D.③④⑤⑧/①②/⑥⑦/⑨ 解析: ③④⑤⑧⑩均为状语后置句;①②均为宾语前置句;⑥⑦为省略句;⑨为被动句。 答案: B 8.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不仁;__________,不知;__________,不武。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 (4)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 (5)怨不在大,__________,__________,所宜深慎。 (6)念高危,________________;惧满溢,________________。 (7)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 (2)又重之以修能 (3)扈江离与辟芷兮 (4)哀民生之多艰 (5)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 (6)则思谦冲以自牧 则思江海下百川 (7)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9.典句翻译。 (1)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fengder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