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态度观点 高考诗歌鉴赏中常用的修辞 比喻(比);比拟;夸张; 借代; 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反语;对比;反复;通感; 双关;顶真;回环;互文等 本体(甲) 喻 词 喻体(乙)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好像、似、好比、有如、如、仿佛 出现 暗语 甲是乙 出现 是、变成、变为、成为 出现 借喻 乙代甲 不出现 无 出现 成分 形式 类型 比拟 拟人: 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拟物: 把人当做物,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起坐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 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风用壮,表示风用力。 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将作简要分析。 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迅猛的风浪夸张的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 总结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步骤一)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样运用这种 修辞手法。(步骤二) 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或如何 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步骤 三)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绿肥红瘦”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此句的妙处? 应是绿肥红瘦。 本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绿”、“红”以颜色分别借代“叶”、“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词作通过对海棠的叶和花的特点的突出描写,抒发了女词人暮春时节的感伤之情。 修辞手法的效果 1、比喻: 生动形象、化虚为实 2、比拟: 色彩鲜明、启人联想 3、借代: 特点突出 4、夸张: 烘托气氛、引发想象 5、对偶: 整齐和谐、表意凝练 6、排比: 加强语势,加重感情 7、设问: 启发思考、加强印象 8、反问: 加强语气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步骤一)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步骤二) 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的君 山作比皓月银辉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 (步骤三) 两个比喻的运用,使得本诗的景物 描写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 美景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这一修辞手法的?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步骤一), 诗中将“南风”人格化, 使南风像人一样,能够偷偷地开门和翻书,(步骤二), 通过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引人联想,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步骤三). 《题乌江亭 》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这首诗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这一修辞手法的? 这首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步骤一), 将项羽的失败和江东子弟不愿在次陷入战争的漩涡,用一个反问完全的表达出来(步骤二), 本诗通过对当时的历史局势以及战士悲劳的情况的分析,采用反问的形式,用一种强烈的语气,表达出(步骤三).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首诗颔联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试结合诗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60天加速}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变换句式.ppt
- {60天加速}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对联鉴赏.ppt
- {60天加速}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仿用句式.ppt
- {60天加速}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古代诗歌鉴赏.ppt
- {60天加速}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古代诗歌整体鉴赏评价.ppt
- {60天加速}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 {60天加速}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鉴赏诗歌的语言.ppt
- {60天加速}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鉴赏诗歌形象.ppt
- {60天加速}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科学类文章整体阅读.ppt
- {60天加速}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扩展语句.ppt
- {60天加速}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
- {60天加速}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ppt
- {60天加速}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用).ppt
- {60天加速}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ppt
- {60天加速}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ppt
- {60天加速}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