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敬老让我快乐一生
站在领奖台上,手握奖杯和证书的袁子明激动万分,想到自己那坎坷的一生,这位可敬的老人禁不住泪流满面。一个六岁就失去了母亲、十岁就失去了父亲的苦命孤儿,一个十一岁便开始当“放牛娃”、卖“山货”、帮茶馆跑堂的农村娃子,在他经历了71年的人世沧桑后,却能昂首地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人民的表彰。
这位来自四川省自贡市的老人从1987年至今,在长达近20年的时间里,不但自己从不间断地向敬老院和困难户捐钱捐物献爱心,还把他的妻子和儿子也引上了爰心之路,前后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达20余万元。因此,这位老人在全国敬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中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
袁子明怎能忘记,在旧社会里自己这个无依无靠的苦命孤儿生活是何等的凄惨,是新中国让自己这个苦孩子分得了田地和房子,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袁子明怎能忘记,是新中国让自己这个从未读过书的农村青年圆了读书梦,并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先后被推选为生产队队长、大队副业会计等职,并具体负责房屋修缮工作,为日后进军建筑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袁子明怎能忘记,是改革开放让已近天命之年的自己走上了建筑承包商的道路。
富裕后的袁子明怀里装的依然是—颗感恩的心,他无法忘记那些帮助自己长大成人的乡亲们,他更无法忘记社会给予自己的无私帮助。吃井不忘挖井人,再富裕也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这就是做一个好人的良心!
1987年,袁子明为永安镇敬老院的每一位老人买了一套衣服。一位老人抓住袁子明的手动情地说:“你把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为我们买东西,你真是个大好人啊!好人一生都会幸福的!”年逾五旬的袁子明拉着老人的手动情地说:“想当初,我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如果不是你们的帮助,我早就饿死了,养育之恩子明永生难忘!我父母走的早,你们就是我的亲爹娘。孝敬老人,是我们做小辈的做人之本啊,连这都做不到,我就是赚再多的钱又有啥用?”
1989年,他在修建自贡市十六中学的教师宿舍楼时,工地上有来自与他邻村的林姓兄弟俩,一个做石匠,一个看工棚。林姓兄弟俩有个妹妹叫林桂芬,因丈夫好逸恶劳,经常打她而离家出走闹离婚,迫不得已来到哥哥所在的工地。袁子明拿出一些钱来,劝林桂芬回家,好好把孩子带大,可是从当天晚上一直劝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钟,林桂芬都不愿回到那个令她失望而心寒的家。
在法庭,负责这个离婚案的法官对袁子明说:“老袁呀,干脆你就收留了林桂芬吧,她真的是太可怜了!”看着有家不能回的林桂芬,袁子明的心软了,将她收留在工地上煮饭。袁子明诚实能干,勤俭节约,平易近人,总爱帮助穷苦的人。林桂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这才是可以托付终身的好男人呀!1990年初,56岁的袁子明与35岁的林桂芬喜结良缘,两个苦命人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这年春耕大忙前夕,袁子明回到乡下老家永安,发现当地出现了严重的旱情,田里干得裂了口子。袁子明回到家里,焦急地对新婚妻子说:“老家出现了干旱,咱们拿点钱出来帮帮他们吧?”妻子听了不情愿地说:“现在我们并不富裕,你挣点钱也不容易啊!还不是从嘴里省下来的,你看你,在外面吃的是豆花饭,回家都不舍得花钱乘公车,你这是何苦呢?”
袁子明动情地说:“我是苦惯了的人,吃点苦受点累不算什么,老家田里干了,如果不及时抽水抗旱,今年就没有收成,老乡就没粮食吃啊!”经过好一番言语,袁子明终于说服了妻子,当天就高高兴兴地给老家受灾最严重的三个村送去了2100元钱,买来了抽水机,解了燃眉之急。
有一次,袁子明在双林村看到了这样凄惨的一幕:一个精神失常的老人在数九寒天里到处捡破烂。袁子明站在那里望着可怜的老人,伤心地留下了泪水。当地人介绍说:“这个老人叫唐永福,妻子嫌家里穷离开了他。不久,相依为命的老母亲也去世了,唐永福经受不住这一连串的打击,神经失常。他把房屋给烧了,自己住进了潮湿的山洞,靠拣破烂维持生计。”
袁子明伤心不已,他说,这个老人我们得管啊,如果不能老有所养,我们还叫什么社会主义?袁子明掏出钱来给这位老人买来了被褥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又把钱和粮交给同村一个村民,委托他解决唐永福的吃穿问题。
有一年春节,袁子明回乡下老家,看见大冷的天,唐永福竟在田里抠泥鳅黄鳝。由于没人尽心照顾,唐永福得了重病,一身浮肿。袁子明把老人送进医院,每天不离左右地照顾,老人出院后,袁子明多方奔走,最后每月交两百元的人院费,把唐永福送进了敬老院,这才安心地离开。
1994年,袁子明检查完工程,乘公共汽车从乐山返回自贡的途中不幸发生了车祸。得知袁子明受重伤住院,上至市长、区委书记,下至建筑工人、乡邻乡亲及敬老院的老人们,纷纷前往医院看望。护士长见衰子明的病房里整天挤满了人,就出来干涉。袁子明生气地说:“敬老院的老人们,这么大年纪了,还从那么远的地方乘几个小时的车来看我,你怎么能吼他们呢!”医生护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六名句名篇2.ppt
- 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七字音.ppt
- 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传记类.ppt
- 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传记类2.ppt
- 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调查报告及科普类.ppt
- 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调查报告及科普类2.ppt
- 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新闻(含访谈).ppt
- 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新闻(含访谈)2.ppt
- 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十八素材篇1.ppt
- 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十八素材篇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