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论西安地裂缝的工程地质特征 专 业 地 质 工 程 班 级 地 质 0901 学 号 0909040133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教授 设计时间 2012.6生产实习 目 录 一、概述 3 1.1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3 1.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4 1.3 课程设计的基本工作思路 .4 二、西安地裂缝的地质背景 5 2.1自然地理及气象条件 5 2.2地形地貌 6 2.3地层岩性 6 2.4地质构造 7 2.5水文地质条件 8 三、西安地裂缝的形态与特征 8 3.1主要地裂缝的分布状况 8 3.2简述地裂缝成因 11 3.3地裂缝类型 12 3.4地裂缝特征 13 3.5地裂缝危害 13 四、简述地裂缝的地球物理勘探 13 五、地裂缝防治措施及工程地质地治理 14 5.1防治措施 14 5.2西安地裂缝的场地勘察 15 六、结论 17 一、概述 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因素和认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现象。地裂缝一般产生在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与地面沉降不同,地裂缝的分布没有很强的区域性规律,成因也很多样。地裂缝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发育的方向性、延展性和灾害的不均一性与渐进性。地裂缝的形成是指强烈地震时因地下断层错动使岩层发生位移或错动,并在地面上形成断裂,其走向和地下断裂带一致,规模大,常呈带状分布。 地裂缝是一种独特的城市地质灾害,自50年代后期发现,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活动明显加强,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过量抽汲承压水导致的地裂缝两侧不均匀地面沉降进一步加剧了地裂缝的活动,地裂缝所经之处,地面及地下各类建筑物开裂,破坏路面,错断地下供水、输气管道,危及一些著名文物古迹的安全,不但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也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在中国发育的各类地裂缝中,除地裂缝和基底断裂活动裂缝外,其他各类均能人为地加以控制和防御,甚至避免和根除。而对地震裂缝和基底断裂活动裂缝,目前的技术手段还难以抗御。改善人类活动和一些治理措施只能起到一定的减轻作用。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认识状况下,各类工程建筑绕、避这类裂缝区段,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减灾措施。如地裂缝灾害严重的西安市,制订了“地裂区建筑场地勘察设计暂行条例”,规定各类建筑物按其类型和重要程度在地裂缝两侧各避让一定的距离,这对减轻西安的地裂缝灾害起了重要的作用。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学习《工程地质分析理原理》课程后,以工程地质问题实例进行工程地质分析和设计。简述基本工作思路。 1.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完整性:内容、体系完整、前呼后应 2.多样性:形式、编排多样、不拘一格 3.创新性:思路、观点新颖、见解独到 1.3 课程设计的基本工作思路(如下步骤) 1.绘制西安的地形图及相关数据 a. 西安地裂缝的地质背景 2.资料收集 b. 西安地裂缝的形态与特征 3.工作方式: 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获取地裂缝相关数据 4. 确定勘探精度修正值来评估施工 a. 防治措施 5.治理措施 b. 场地勘察 6.结论叙述预防地裂缝对人类生产活动和工程建筑的影响 西安地裂缝的地质背景 2.1自然地理及气象条件 西安市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西安地理交通图 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其特点是冬干旱,秋多雨,夏有伏旱,形成旱涝不均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3.3摄氏度,极端高启文45.2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586.1mm,最大903.2mm,最小285.2mm,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多年平均蒸发量1562mm,由西南向东北递增。市内河流主要有渭河、浐河、沣河等。 2.2 地形地貌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西安市境内海拔

文档评论(0)

lingyun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