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联合国国际贸易应收账款转让公约》中优先权规则.pdf

论《联合国国际贸易应收账款转让公约》中优先权规则.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蓬勃发展与跨国货物和服务贸易的进步,以应收 账教为主要载体的各种国际融资手段如基于资产的融资、保理业务、福费 廷和证券化及基于某个项目未来收入流的项目融资等方兴未艾。但是由于 各国适用于应收账款转让的法律制度存在差异,因应收账款转让而起的争 议解决的结果并不确定,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构成了障碍。为了改变这种状 况,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作出了努力与贡献,拟定并于2001年12月 12日以56/81号决议通过了((联合国国际贸易应收账款转让公约》(《公 约》)。 《公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便利更多地获得低成本信贷,促进货物和 服务的跨国界流动。《公约》确立了与应收账款转让有关的原则并实行了 相关规则,消除了某些法律上的限制。最重要的是,《公约》消除了权利 冲突适用法上的不确定性,规定在一受让人与诸如另一受让人、转让人的 债权人或转让人破产管理人等相竟求偿人之间谁有权收到付款。《公约》 的做法是使优先权冲突仅受一项单独的法律约束。 蚣约》还涉及许多国 家不承认的收益权问题,规定了关于收益的有限优先权统一规则,旨在推 动证券化和隐名发票贴现等做法。此外, 《公约》还提供了示范实体法优 先权规则,为希望使本国实体法优先权规则达到现代化的国家提供指导。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公约》对优先权及作为其前提条件的几个 概念的界定。指出:Ⅸ公约》中的优先权包括了一人相对于另一人的优先 权利,还包括该权利的性质、有效性等方面;《公约》对相竟求偿人的界 定几乎可以囊括所有可能的优先权冲突; 《公约》从应收账款的最广泛的 意义上适用于任何类型合同产生的应收娜∈款,包括现有的、将来的以及成 批应收账款,但排除了依法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的概念包括了转移应收 账款的各种做法,也包括后续转让;将作为连结点的所在地放在中央行政 管理机构所在的营业地;兼顾了灵活性和确定性。 根据《公约》对相竞求偿人的分类方法,本文第二部分分别简要探讨 了受让人与其他相竞求偿人可能因应收账款转让发生优先权冲突的几种情 形:与其他受让人之间的冲突、与转让人的债权人之间的冲突、与转让人 的破产管理人之间的冲突以及与其他如支付权人、票据持有人之间的冲突, 列举咨类冲突的表现形式,并简单揭示了产生权利冲突的原因。 针对各种优先权冲突,文章第三部分结合国内法实践及《公约》的规 定,阐述解决优先权冲突的国内法规制以及((公约》的国际私法规制方式。 分析了蚣约》采用转让人所在地法作为准据法的原因,评价了其创新性, 简单讨论了该规则的例外一一法院地的公共政策和强制性规则、特别收益 规则以及退让规则。最后还介绍了蚣约》附件供各国立法参考的解决优 先权冲突的卖体法规则, 根据前几部分的分析,本文第四部分评述了我国现行《合同法》、《物 权法》等法律中的有关应收账款转让的一些规定,指出关于可转让债权的 范围、通知人和通知形式、债权转让的形式、受让人与相竟求偿人的权利 冲突等方面与《公约))及应收账款交易实践发展不相适应,并提出了完善 我国相关立法的初步设想,参考蚣约》构建我国国内法中的优先权规则。 关键词:国际贸易应收账款转让公约优先权 Witllthe ofintemalional and of development co.013e碰onimprovement Wanmalional and receivables ammlodity r础,cingplaclJoes S酗vice们de-many suchills areof prospect Butfile on of differencesandconWadictiomofintemal

文档评论(0)

wwqq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