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考201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材料(十五)
备考201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材料(十五)
【美文赏读】
专题阅读:哲理的闪光
文二:赏花观树,脱口赞美,这是人之常情。不料园主一语惊人,引发了“我”关于“完美”的一番思考——
花与树的完美
□林清玄
我到一座花园去参观,看到园中的花正盛开,树都苍翠,忍不住赞叹地说:“这些花和树是多么的美呀。”
花园主人笑起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丑的树,也没有丑的花。不要说是这花园,即使是路边的花树也都是很美的。”
花园主人的说法令我感到意外,确实,世上没有一棵树是丑的,也没有一朵花是丑的,
我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呢?
相对于一棵树或一朵花,作为人的我们就显得有各种分别:是非、善恶、高低、美丑,
高尚得像一棵树,完美得如一朵花的人,是多么少见呀。
我深信,花与树的完美,是来自于它们不会有丑陋低俗的意念;因此我深信,人如果也无丑陋低俗的想法,就会走向高尚与完美之路。(原载《长江日报》)
[解读]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丑的树,也没有丑的花。”细细思量,这话极有道理。花美自不待言,单说那树:或娇嫩稚美,或伟岸壮美,或娉婷婀娜,或遒劲奇峭,即便是伤痕累累的古树,亦不乏沧桑、龙钟之美。花无丑花,树无丑树,那么人呢?为什么会有“是非、善恶、高低、美丑”之分呢?不同的思想意念使然。花与树的完美,源于“它们不会有丑陋低俗的意念”,“人如果也无丑陋低俗的想法,就会走向高尚完美之路”。这是多么令人警醒的人生哲理啊。文章虽短,但清新的文笔,委婉的警语,一如“清水芙蓉”,临波照影,亭亭玉立。
文三:一场大雨过后,拿伞的旅行者被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什么也没拿的又会如何呢?请你阅读——
三个旅行者
□王晔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个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的时候,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满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么会没事呢?”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被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我走在泥泞的路上,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就没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被淋湿而是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能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
[解读] :这篇寓言,也许没有给我们太多的形象艺术的美感,但给予我们的思想启迪是深刻的。三位旅行者,前两位都有所恃,因其有所恃,就放松了戒备,故而在其优势的地方出了岔子。第三个人全无所恃,故而能处处小心谨慎,安然归来。所以文章总结说:“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能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这段话包孕哲思,精警有味。
常用熟语精编
31.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8个战士围成一圈,当面鼓对面锣地数落起来,说得小符鼻尖上直冒汗。”(《解放军报》2000/8/16)“报纸交流的局限是呆板、迟到;电视则是当面鼓、对面锣,而且一般当面说的东西不会说得很深,这是人之常情。”(《中国青年报》2004/1/1)
32.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今天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能够在商场里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还希望在购物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这就是今天的‘山’,因此商家必须唱这个‘山’上的歌。”(《创造周刊》2001/11/28)“与基层朋友打交道,使用最多的便是语言。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就要我们‘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新闻战线》2002/3)
33.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欲望或兴趣。“《军歌嘹亮》三大悬念吊胃口”(《解放日报》2003/8/19)“李永就是用这种‘吊胃口’的方法,迷惑着一个个善良女性的心,一次次地玩弄着她们的身体,诈骗了她们35万余元的钱财”(《北京晚报》2002/1/27)
34.定心丸。能使人情绪安定的东西。“上海为民工办保险外来劳动力吃上‘定心丸’”(《中国建设报》2003/2/25)“一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精品课件:选用句式9.ppt
- 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精品课件:压缩语句8.ppt
- 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精品课件: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1.ppt
- 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精品课件: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2.ppt
- 2012年高考语文最新密破仿真模拟卷八(教师备课版)----第8周测试.doc
- 2012年高考语文最新密破仿真模拟卷八(学生测试版)----第8周测试.doc
- 2012年高考语文最新密破仿真模拟卷二(教师备课版)----第2周测试.doc
- 2012年高考语文最新密破仿真模拟卷二(学生测试版)----第2周测试.doc
- 2012年高考语文最新密破仿真模拟卷九(教师备课版)----第9周测试.doc
- 2012年高考语文最新密破仿真模拟卷九(学生测试版)----第9周测试.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