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水兴蜀思路和对策措施.pdf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摘要 一、研究问题的目的意义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不可缺少、不可替 代的战略资源。水的问题是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直 接关系到人类能否持续生存的重大问题。水资源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稳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全球 淡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形势下,我国作为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困国家 之一,有330个缺水城市,每年平均有4亿亩农田受旱,每年洪灾要造成 数以千亿的经济损失,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800 多km的河段鱼虾基本绝迹,2.5万km的河流水质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解决水资源的诸多问题,是摆在全党、全社会和全国人民面前一项刻不 容缓的重大战略任务。四川作为贫水国的一个农业大省,由于地处海 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交接地带,受大气环流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 均,水旱灾害极为频繁,尤其是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最大。区域性、 季节性、工程性、资源性缺水严重,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加剧,防洪基 础薄弱,每年都要发生局部或区域性洪水,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着 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兴修水利、防治水害,是历代治蜀安邦的大事。“治蜀必先治水”是历史 经验的总结。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的可 持续利用面临着更严竣的挑战,干旱、洪灾、水污染、水土流失制约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必须加强水利的基础产业地位,才 能保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以史为鉴,总结历史和现 实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治水兴蜀的战略方针。本文旨在通过一系列分 析,对治水兴蜀进行全面的阐述,提出治水兴蜀的思路、重点和措施,对 抓好四川水利各项工作,确保治水兴蜀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 二、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通过分析全球、全国和四川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总结历史和现 一1一 实治水的经验,提出治水兴蜀是事关城乡人民的生命安全、事关国民经 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繁衍的大事,是摆在各级各部门和全川人民 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任务,务必从全局、战略的高度认识治 水兴蜀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牢固树立水 利的基础产业地位,力争在“十五”期将四Jlf的水利事业推上一个新的 发展阶段。认真研究了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精神,提出了在西部大 开发形势下对水利工作的新认识,认为水利发展要特别处理好八方面 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四川水利发展的思路和总体布局,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发展的重点,为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提出了治水兴蜀的对策 措施。 三、主要内容及观点 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分析当前水资源的严峻形势,阐明治水兴蜀 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摆在全川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 任务。新形势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对治水兴蜀提出了新的要求,四Jll水 利面临的新形势:一是水利作为基础产业还很脆弱,仍然是我省农业和 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二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水资 源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水利产品及服务要按市 场规律办事。 在制订水利“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时,要注意处理好八个方面 关系:一是处理好水利为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与水资源可持 续利用的关系;--是处理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的关系;三是正 确处理好除害与兴利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好新建水利基础设施与改 造挖掘老水利设施潜力的关系;五是要正确处理好加大水利投入与水 利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强化水资源管理的关系;六是正确处理好工程 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关系;七是正确处理好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的关 系;八是正确处理好西部大开发与本地水利建设的关系。 四川在“十五”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治水思路是:抓住区域性季节性 缺水与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开发程度低、防洪基础设施薄弱的主要矛 盾,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统筹考虑水资源 一2一 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把防洪、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 用水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 持大中小微相结合、蓄引提相结合、新建与挖潜相结合,强化管理,加快 发展,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努力把我省建成长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