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国际贸易理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古典理论 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标准模型 第三章 要素禀赋论(H - O模型) 第四章 新国际贸易理论 第五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古典理论 1.1 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 1.2 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 1.1 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 一、主要观点 货币即财富; 财富的源泉即对外贸易; 贸易是零和博弈。 二、政策主张 国际干预经济活动; 贸易保护主义; 分期: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1、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 时间:15世纪——16世纪中叶 代表人物:英国的约翰.海尔斯和威廉.斯塔福德 主要观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重点是保证每笔对外贸易都保持顺差,并严格禁止金银外流。 2、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 时间: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中叶 代表人物:托马斯.曼 观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重点是保证的对外贸易总额保持顺差,不反对在短期内对个别国家的个别商品的贸易出现逆差。也不绝对禁止金银出口。 三、评价 1、符合时代的需要,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2、不能正确阐明国际贸易的基础。 3、单纯考虑金银是国家财富的衡量手段过于片面。 1.2 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 从17世纪中叶~19世纪初是西方古典经济学时期。代表人物从威廉.配第到大卫.李嘉图,主张劳动价值论。 一、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一)基本经济思想 (二)绝对优势理论 (三)评价 (一)基本经济思想 ? 1776年《国富论》Adam Smith 1、追求自身利益导致人们根据各自专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交换商品与劳务; 2、 分工是财富的源泉; 3、自由竞争的经济活动环境最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4、一国财富的标准应该为该国能够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而非贵金属的存量。 (二)绝对优势理论 1、绝对优势的含义 在某一产品的生产上有劳动生产率的绝对优势。 2、主要内容 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单一要素,要素同质同酬,每单位产品生产的要素投入量不变(即产品边际成本不变,机会成本不变); 专业化生产绝对优势的产品,交换绝对劣势的产品; 双方获得利益,世界也有好处。 3、案例分析 ?两国的绝对优势 贸易前的两国国内均衡 专业化生产 贸易后的均衡 若PX/PY=1,20X:20Y 结论 双方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贸易均获得了利益; 世界产出增加,两国消费水平上升。 (四)评价 第一次从生产领域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 证明了国际贸易是实现专业化分工利益的重要途径,有力地抨击了重商主义,为自由贸易奠定了理论基础; 以绝对优势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只能解释世界贸易中的一小部分贸易活动。 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Torris-Ricardian Model ) 《政治经济学与税赋原理》 (1817)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 (二)?假设前提 (三)贸易基础 (四)贸易利得 (五)比较优势学说的例外 (六)评价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有利地位的优势不同,不利地位的劣势不同; 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 双方可以从中获得利益。 (二)李嘉图模型的假设前提 (1) 两个国家、两种同质商品、一种要素; (2)自由贸易; (3)劳动力在一国内自由流动,在国际不能流动。充分就业; (4)规模报酬不变、无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 (5) ?生产成本固定、没有技术革新; (6)?劳动价值论; (7)完全竞争。 (三)?贸易基础及贸易模式 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专业化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将其出口,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 (四)贸易利得(案例分析) 交换比率范围: 4Y6X12Y 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率 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率正相关 落后国家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低效率由低工资补偿 发达国家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高工资由高效率补偿 (五)比较优势学说的例外 对两种商品而言,一国的绝对劣势比例与另一国的绝对优势比例相同,则不存在贸易基础。 这一情况实践上很少发生。故比较优势原理不会受什么影响。 (六)评价 比绝对优势说更好的解释了国际贸易的起因; 只能解释贸易条件存在的界限,未能解释贸易条件的决定; 劳动价值论的假设与现实不符; 它假定了而不是解释了比较优势; 不能解释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获利的影响。 * * 5 4 Y商品(单位/小时) Y X 绝对优势的商品 1 6 X商品(单位/小时) B国 A国 25 5 B国均衡生产和消费(5小时产出)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