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用长远眼光发展生物燃料.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我国“十二五”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中,生物燃料应该处于怎样的战略地位?如何根据国内资源特点和条件大规模发展生物能源?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路线?业界专家李十中教授撰写专题文章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  思考一  和平崛起有赖可再生油田? 替代石油生物燃料当优先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能源供应不能自主和需求立足国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软肋”与隐患。事实证明,依靠武力去解决石油问题是行不通的,连美国这样的国家都在考虑和正在建设本土的可再生“油田”,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更应该从长远考虑,制定优先发展生物燃料替代石油的国家能源战略,从现在就开始建设“炸不垮、打不烂、永续的绿色油田”。   美国政府认为,要保持其世界领先地位必须有足够的能源。目前生物燃料是其唯一通过立法保证实现发展目标的可再生能源。其他许多国家也把用可再生燃料替代石油作为运输燃料列入国家能源战略。   2007年3月,欧盟首脑会议提出了三个“20”的目标,即到2020年减排温室气体20%(与1990年水平相比)、提高能效20%、可再生能源占整个欧盟能源消耗量的20%,其中生物燃料占运输燃料的比例至少要达到10%。尽管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粮价上涨引发了对生物燃料的质疑,但欧盟还是力排众议坚持这一目标。缺油、少气、没有煤炭的瑞典,早在2005年就提出到2020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依赖石油的国家的目标,目前生物能源已占瑞典能耗的30%。   印度总理辛格2010年1月强调全国必须执行《生物燃料法令》,到2010全国使用的汽油中燃料乙醇比例达到5%,2011年提高到10%,违者将受到起诉。印度还制订了宏伟的目标——到2020年用5000万吨乙醇代替86%的进口石油。埃塞俄比亚计划开发200万公顷处女地种植甜高粱,生产1700万吨乙醇、1200万吨高粱米和发电300亿千瓦时,实现5年经济翻番的目标。坦桑尼亚从今年6月份开始进口乙醇以抑制高涨的汽油价格。   思考二  升级换代趋利避害? 商业应用推广加快步伐   目前的生物燃料主要是糖、淀粉、植物油生产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被称作第一代生物燃料,存在着与人类争夺食物的风险。脂肪酸甲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柴油。实践证明,利用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难以可持续发展,一是与人类食用油竞争资源;二是经济方面缺乏竞争性。因此,人们把目光转向木本油料。麻疯树是在荒地或退化土地上种植的理想能源植物,前几年在非洲、印度及我国西南地区曾掀起一个种植高潮,但由于麻疯树种植对环境的影响还未被全面了解,其作为燃料替代方案的前景尚不明朗,英国D1公司已经将麻疯树生物柴油项目转让给澳大利亚的新能源公司,之后转向甘蔗乙醇。   用秸秆类木质纤维素气化后可以通过费托合成得到第二代生物柴油BtL。早在2007年德国Corren公司就建成了年产1.3万吨示范装置,但一直没有公布经济数据,2011年初原来参与项目风险投资的壳牌公司退出了股份。   生物乙醇还能转化为乙烯,之后加工生产高密度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形成生物基塑料工业。巴西Braskem是“绿色塑料”的先行者。今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在巴西投资建设了乙醇制乙烯项目,预计生物基塑料将在全球取得迅猛发展。   由于第一代生物燃料替代石油的成本太高,替代能力和减排二氧化碳能力有限,并且可能影响粮食安全和破坏环境,国际上正转向用秸秆类农林废弃物、纸张和城市垃圾以及专门的能源作物(如柳枝稷、芒草或短轮伐期杨树)为原料,生产第二代生物燃料——纤维素乙醇。纤维素乙醇具有原料资源丰富、再生周期短、不增加温室气体总量等众多优点,还可利用很多未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地种植柳枝稷等能源作物,这样就不会引发粮食安全问题,也避免了资源枯竭的威胁,使生物燃料得以可持续发展。   欧盟已承认其制定的2010年用生物燃料替代5.75%石油的目标因原料供应问题而未能实现,因此把2020年替代10%石油的希望寄托于第二代生物燃料。美国也是如此,由于采用玉米只能生产4500万吨乙醇/年,美国计划到2022年其生物燃料目标中的其他6000万吨要以纤维素乙醇为代表的先进生物燃料来满足需求。美国有13亿吨生物质用于生产生物燃料(乙醇),而我国有2.92亿吨秸秆类农林废弃物可以生产纤维素乙醇。美国鼓励第二代生物燃料——纤维素乙醇生产,每加仑给与1.01美元的补贴,而把玉米乙醇的补贴从每加仑0.51美元减少到0.46美元。从2005到2010的十年间,美国累计投入了50多亿美元研究经费。但由于没有突破技术瓶颈,国际上纤维素乙醇生产成本仍高于粮食乙醇和甘蔗乙醇,无法和石油竞争。   跨国公司积极参与是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BP、壳牌、杜邦等石化巨头纷纷斥巨资进行技术研发和风险投资。其中,BP用5亿美元在美国建立先进生物燃料研发中心,尽管墨西哥湾漏油

文档评论(0)

chqs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