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将进酒》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一说起唐诗,就绕不过李白,李白的诗就是一颗熠熠闪光的蓝宝石,
说起李白就绕不开三种事物,月、酒、剑。(余光中《寻李白》说: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 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的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出示ppt】一个嗜酒如命,狂放不羁的李白跃然笔下,(传说他的去世也与酒有关系,传说在捉月台旁,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在这捉月台上,以诗人的天真和狂放,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一次追求。)
看来,李白天生为诗酒而来,为后人读诗酒篇而来。今天我们就来读他的劝酒诗------。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的一首劝酒歌——《将进酒》,感受他与酒的不解之缘。
二、背景介绍、解题【出示ppt】
1、解 题
2、背 景
【板书课题】
【点拨】
“将进酒”中的“将”读“qiāng”,为“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为劝酒歌,多为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个朋友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等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诵读训练,整体感知
1、学生放声朗读,纠正字音(让学生提示应该注意的字)【出示ppt】
2、自习五分钟,理解诗歌大意
3、通过问题,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先简单,逐步推进)【出示ppt】
【问题一】请同学们依据诗歌内容,了解李白与谁喝酒?当时宴会上喝酒的情景怎么样?(氛围?用诗歌里的句子表达。)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明确】岑夫子 丹丘生
理由: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饮酒多)
②“将进酒,杯莫停。”(饮酒快)
【问题二】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明确,提示:一般喝酒是什么时候喝的多,高兴、愁苦,在这里那一种情绪是中心?)
【明确】
①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聚会
②“与尔同销万古愁”——借酒消愁【明确】愁苦(联系背景)
李白于公元744年,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本诗写于公元752年,已据流放当时八年之久,本来梦想未灭,李白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还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但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垂暮之年的李白,发现昔日的梦想离自己愈来愈远了,却无可奈何,怎么不愁思满怀呢?
四、解析诗意,把握情感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变化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句内容,提炼信息,从而把握诗句中体现出的不同情感,并且根据分析出的不同情感,指出朗读的注意事项,教会学生对这首诗的朗读)
【引言】
本诗抓住一个“愁”字,由“愁”生饮,由“愁”引发感慨,不过,全文的情感并未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愁”到底,而是围绕着“愁”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作者在诗中的情感是如何围绕着“愁”转变的,又是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如下分析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出示ppt】
【提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读起来能感觉到李白诗歌的风格吗?是什么风格?李白的诗为什么就这么豪迈奔放呢?首先看他抓住的意象是?
【解析】黄河的水本来是汹涌澎湃,滔滔不绝,有排山蹈海之势。但这在李白眼中境界还不够,必须是天上来才行,好像是从天上奔涌而下,一泻千里,很有挟天风海雨的气势,极言水势之大,落差之大,流速之急,不可阻挡。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气势雄壮的画面,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
【提问】作者描绘这样一幅景象,内在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文中找}?为什么?
【解析】看似是作者借黄河之恢宏气势抒发豪迈之情,其实作者“另有所图”:我们知道,自从《论语》提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后,我们中国人只要看到流水一去不复返很自然就会想到时光的流逝,诗人借“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发“时光易逝”的感慨。这种“先咏他物,而引出所咏之物”的手法在诗歌中叫“比兴”。【提问】“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中,诗人为何而悲?悲什么?
【解析】看似作者借此 “悲”头发白了,青春不再,其实,从更深一层讲,作者是由“青春易逝,人生短暂”引发“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感慨。
【小结】诗的开头运用比兴的手法,引发作者“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情,作者因“愁”而“悲”,感人肺腑。
【诵读提示一】
这两句诗朗读时要注意先“高亢”后“悲伤”的情感把握,重读“悲”字
名句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出示ppt】赏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学案:1.2《当仁,不让于师》.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学案: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学案: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学案:1.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学案:1.7《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学案:2.1《王好战,请以战喻》.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学案:2.2《王何必曰利》.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学案:2.3《民为贵》.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学案:2.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学案:2.6《吾善养吾浩然之气》.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3.2《阁夜》.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3.2《虞美人》.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3.3《李凭箜篌引》.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3.5《苏幕遮》.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4.1《过小孤山大孤山》.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4.2《庖丁解牛》.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4.4《阿房宫赋》.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5.1《六国论》.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5.2《伶官传序》.doc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5.3《祭十二郎文》.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