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廉吏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廉吏故事 “俭养德,廉生威;贪丧德,墨败官。”中国古代为官追求“以廉为本”。今撷取中国古代二十名清官廉吏的事迹,以彰扬其政风政绩,与诸君共勉。 一、晏婴奉国尚节俭 晏婴(?~前500年),字仲,谥平,后世称晏平仲,尊称晏子,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世之相,执政五十年,在从政中,晏婴重民爱民,是春秋时著名的民本政治家和思想家和外交家,被誉为一代名相。他正直勇敢,聪明机智,凭其睿智善辩,多次向贪图享乐、昏庸残暴的齐国君主犯颜直谏,劝谏齐君修德宽政,薄敛减赋。 晏婴还是我国先秦时期卿大夫中力倡廉政且躬行不怠的第一人。他虽官势显赫,却厉行节俭,在史书中,多处提及晏婴“食不足”、“食肉不足”、“衣食弊薄”、“乘弊车驽马”、“布衣栈车而朝”。他一直乐居低矮潮湿的房子,每餐不吃两样肉菜,妻妾不穿绸缎锦帛,一件裘皮大衣穿了三十年,出门老马破车。 齐景公总觉得晏婴乘坐的车子与其身份太不相称,所以仍坚持送他一辆由几匹良马驾的好车。晏婴再三谢绝,并坦诚地表示:“您让我管理全国的官吏,我深感责任重大。平时,我怕他们奢侈浪费和行为不轨,一直要求他们节衣缩食,以减轻百姓负担。我若乘坐好车,百官们便会上行下效,奢侈之风就会弥漫四方。假如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无法禁止了。” 因此,司马迁在其传记中,也发感慨:“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执鞭,所忻慕焉!”意思是说,如果晏婴还活着,哪怕让我司马迁去为他执鞭驾车,我也心甘情愿! 晏子的言行政绩,构成一个丰满充实的清官形象,他的个人品质,一直为后世历代循吏、良臣所推祟效仿。 二、乐喜以不贪为宝 乐喜,字子罕,春秋时期宋国贵族,曾长期担任相国之职。据史载,他为政清廉,生活俭约,非常注重个人道德行为的修养,在宋国乃至各诸侯国都享有崇高威望。 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了一块硕大而又明洁的美玉,形状如玉人,是块稀世之宝。他特地赶到都城(今河南商丘市)献给乐喜。但乐喜坚决不接受这份礼物。献玉的人恳切地说:“我已拿给玉工鉴别过了,玉工说这块玉是稀世之宝,所以我才敢来献给大人。”乐喜听了后说:“我相信这是一块宝玉,但是我不能领受你的深情厚意。”献玉的人听了子罕的话很纳闷,他不解地间:“大人为什么不能接受这块玉呢?”子罕回答道:“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献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即是说:“我认为不贪财货的美德是人生之宝,你认为这块玉是宝,我们两人对什么是宝的看法不一样。如果你把玉献给我,你就失去了珍宝;而我接受了你的玉,我就失去了不贪财的美德。这样一来,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各白的珍宝,倒不如各人都保有自己的宝物。” 乐喜“不贪为宝”,可谓妇孺皆知。 三、杨震却金论“四知” 杨震(?~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他博学多才,对《四书》、《五经》造诣尤深,被人誉为“关西孔子”。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涿郡太守、司徒,直至宰相。史书上说他“怀王臣之节,识所任之本”,在当时极有名望。 杨震为官,一向秉公立正,清廉自持,从不接受私人馈赠,更不干任何损公肥私的事。 早在杨震担任荆州刺史时,他曾发现当地一位名叫王密的茂才人才难得,便举荐他当了官。后来,王密担任了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县县令。这时,杨震正好改任东莱太守。当他赴任路经昌邑时,王密极为热情,不但亲赴郊外迎接这位老恩师,还精心为他安排膳宿,并到他下榻的驿馆去请安、叙旧。时至夜深人静,王密见四周无人,突然取出十斤黄金,毕恭毕敬地说:“恩师难得光临,特备小礼相赠,以报栽培之恩!”杨震见状,连连摆手拒绝,并严肃地表示:“以前,是因为我了解你的才干才荐你担当重任的,而你这么办,倒是太不了解我了!”王密顿感尴尬,但仍力争,还小声地说:“反正是黑天,又无外人知道。”杨震听罢,大为恼火,遂训斥道:“你送金子给我,外人怎能不知?即使无人知道,也是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不知?以为无人知道,就宽容自己,这是万万要不得的!”王密一听,羞愧难言,只好挟起金子,谢罪而去。 杨震的一些老朋友和长辈劝他为子孙们置办一些家产,但杨震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他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意思是:不给子孙购置家产,而给他们留下一个清官后代的好名声,不也是十分丰厚的吗!杨震的几个儿子长大成人后,也都清廉自守,刚正无私,并由此而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历朝史家也公认杨震为一代清官。 四、胡质父子皆清廉 胡质、胡威父子,是魏晋时期很有名的廉洁之士。胡质(?~250年),字文德,三国时期魏国淮南郡寿春县(今安徽寿县)人。少年时就出了名。曹操召为顿丘县今,后任常山太守,东芜太守,升为荆州刺史,赐爵关内侯,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州、徐州诸军事。 胡质性情操沉笃实,内心高洁,不以权谋私,他任过职的地方,人们都怀念他。他去世后,家中没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