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海原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对硝酸盐和氨盐的生理响应.pdf
第 49卷 第 1期 厦 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1.49 No.1
2010年 i月 JournalofXiamenUniversity (NaturalScience) Jan.2010
东海原 甲藻和链状亚历 山大藻对
硝酸盐和氨盐 的生理响应
丁光茂,洪华生,王大志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福建 厦f-1361005)
摘 要 :比较研究了硝酸盐和氨盐培养下,两种 甲藻 (东海原甲藻 (ProrocentrumdonghaienseLu)和链状亚历山大藻 (Al—
exandriumcatenellaDHO1))对氮营养盐的生理响应.结果表 明,两种赤潮生物 的最大 比增长率均随着培养液 中硝酸盐
浓度的升高(20~80tLmol/L)而增加,且硝酸盐培养下的最大比增长速率高于同浓度的氨盐,表明在高浓度下,硝酸盐是
适宜的氮源.东海原 甲藻硝酸还原酶活力 (1.14~5.20fmol/(cell·L·rain))与硝酸盐吸收速率呈正相关 ,链状亚历山大
藻中则未检测到硝酸还原酶活力;两种赤潮生物谷酰氨合成酶活力对硝酸盐和氨盐的响应存在差异,链状亚历山大藻谷
氨酰胺合成酶活力 (10.93~3O.97pmol/(cel1.L.min))要远高于东海原甲藻(0.34~0.95pmol/(celt.L.min)).两种
赤潮生物对硝酸盐和氨盐 的不 同生理响应可能是引起赤潮期间种群更替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东海原甲藻 ;链状亚历山大藻;硝酸盐;氨盐 ;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
中图分类号:Q1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8—0479(2010)一01—0095—07
东海原 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Lu)和链 其是氮营养盐输入是赤潮爆发 以及赤潮种群发生演替
状亚历 山大藻 (AlexandriumcatenellaDH01)是我国 的重要原因[4].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不仅
沿海常见的两种赤潮生物 [1].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两种 与介质 中营养盐浓度有关 ,而且也与浮游植物对营养
赤潮生物在我 国东海形成 了大规模 的赤潮,给当地 的 盐的吸收速率以及 内部的循环速率有关[7].浮游植物
经济造成 了巨大的损失 ,并威胁到海洋生态系统 的稳 对氮营养盐 的吸收利用包括营养盐从介质经细胞壁
定和人类健康 ,引起 了各级政府及学者的高度重视.研 (膜)转运到细胞内以及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氮同化酶
究表 明,海区富营养化是导致有害赤潮形成的一个基 的作用被同化利用 ,不 同氮源对应不同的同化酶 ,其中
本原 因.富营养化改变 了海 区固有的营养盐结构和浓 硝酸还原酶 (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 (Gs)是氮同化过
度,在海区赤潮生物 的演替及赤潮形成中起着关键性 程中的两种重要酶 :NO。一N通过 NR和亚硝酸还原
作用. 酶 (NiR)的作用被还原成 NH 十_N,NH N 在 GS
氮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需 的,也是浮游植物 和谷酰胺脱氢酶 (GDH)作用下被转化成有机氮r洲 .
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不同形态、不同浓度的氮源对 研究表明,不同浮游植物对氮营养盐的转化利用存在
海洋浮游植物的营养盐 吸收、代谢和细胞生长具有重 差异,这可能影 响到海 区浮游植物种群 的变动和更
要的影响.吕颂辉等[2报道 ,东海原 甲藻在不同类型氮 替[10-11].
培养条件下其最大比生长率不相同,特别是用尿素作 本文以我国近海两种主要赤潮生物,东海原 甲藻
为氮源时,生物量下降明显且 比生长率也降低.吕颂辉 和链状亚历 山大藻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氮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