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思路和对策.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路与对策 -------------------------------------------------------------------------------- 2006-07-26 09:14:00 中青网   校园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大学校园作为一个由大学师生为主体、包涵各类物质实体和精神产品的相对完整的社区系统,其成员来源广泛,更迭频繁,与家庭、社会和各行各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校园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影响到全社会的和谐问题,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和谐校园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之一。   一、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若干不和谐因素及其产生的根源   多年以来,大学校园总是被人们誉为神圣的学术殿堂、高级人才培养的“一方净土”,在这种光环和神话的笼罩之下,再去谈论构建大学和谐校园建设问题,似乎成了天方夜谭的多余之举。然而,从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校园社会问题”来看,“校园和谐”问题已从幕后走向前台,成为一门“显学”,到了无可争议、不容回避的地步。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出发,有必要结合一个时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的某些实际问题,采取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一些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不和谐因素提出来,以引起注意和防范。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大学教育的主流是好的”这样一种模糊的概念,而应当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局的高度,去分析解决大学校园的和谐问题。   任何高校都是一座五脏俱全的社区组织系统,据教育部统计公报,截至2004年底我国共有各类高等院校 2236所,平均每所院校师生员工达到7704人,而且规模仍在继续扩大之中,其间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系统内外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交换,在社会急剧变革过程中产生某些不和谐音符,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对此应有一个客观的判断和必要的思想准备。   1.体制和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不协调   高校的运营体制是多层面多环节的,如招生就业体制、教学管理体制、科研管理体制、人事分配体制、后勤管理体制、对外合作体制等等。这些体制或制度基本上仍在沿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办学模式,出现了“高校改革”落后于“市场改革”的滞后效应。以招生就业为例,如果把高校比作“人才生产的基地”,那么“招生工作”就相当于“高校生产”的原料来源,毕业生就业就成了高校生产的产品销售,分别代表了学校生产的“产前”与“产后”阶段。而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学的“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主管招生和就业的部门往往是一体的,其生源和就业两大关键环节就集中在这么少数几个人或十几个人手中,似乎有些不太对称,与多数现代企业“两头在外”的格局恰恰相反,基本上是按计划批要生源,靠毛遂自荐找工作。如果说招生是稀缺资源,不用犯愁的话,那么毕业生就业就不同了。几个主管人员座在学校等待用人单位上门签约的作法,在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就显得无所作为、无能为力了。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指望学生们自己在校期间很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显然带有赶鸭子上轿的味道,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作法。我们以为就业管理体制落后、推销力度不够,显然已成为大量毕业生(产品)积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可以说是我国现阶段“人才匮乏”与“人才积压”并存矛盾产生的原因之一。就业难以及就业质量和效率低下是高校不和谐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对我国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民办高等教育非常重视招生和就业工作,有的把人才劳务市场办到了校园并与全国就业网连接起来,扩大了信息途径和就业空间,因而民办高校发展势头迅猛。可见,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僵化的弊端,是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不相适应的。   2.以人为载体的人际关系的不协调   大学尤其是一些名牌大学,往往演绎成为一个等级森严的王国,一级高过一级,一浪高过一浪,难免不出现论资排辈、相互攀比、相互排挤的情况。我国大多数本科院校师资和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社会差别引致学生差别异常显著,部分来自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中高收入家庭的学生,他们优越的经济条件在无形中提高了他们在学校社会地位,与来自偏远落后地区的农家子弟产生了明显的隔膜。一个无庸争辩的事实是,在我国的一些高校明显出现了“校风社会化”的倾向,如校园内娱乐广告、交友广告、陪读广告、伴游广告,甚至陪聊广告、“枪手”广告,五花八门随处可见。一方面,“富贵子女”拥有电脑、手机、私家车早已不算什么新鲜玩艺,请客吃饭、比穿比玩,动辄一掷千金,与“清贫子弟”为学费发愁、为一日三餐所累、为购买日常必要生活用品所难的情形构成鲜明反差。这种社会“两极分化”导致校园“贫富不均”的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