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ro/II模拟软件在煤焦油蒸馏装置改造中的应用
杨培志 李代玉
(长岭炼化岳阳工程设计公司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通过应用Pro/ II 模拟软件, 模拟了云南某厂煤焦油蒸馏装置,与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文章简要介绍了模拟煤焦油蒸馏装置热力学方法的选用,并通过模拟模型,对装置的改造设计进行了优化,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字:煤焦油 流程模拟 精馏分离
1 前言
煤焦油是煤炭干馏和气化过程中获得的重要炼焦副产品,其产量约占炼焦煤的4%。煤炭干馏和气化过程主要应用于焦炭生产、化工合成原料(主要包括合成氨、合成甲烷、合成甲醇、醋酐、二甲醚以及合成液体燃料)、工业燃气或民用煤气等。我国是焦炭生产大国,焦炭产量占世界焦炭产量的40%左右[1],近年来,随着炼钢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焦炭需求逐年上升;农业对化肥的需求是合成氨工业发展的持久推动力,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给粮食供应带来巨大压力,而使用化学肥料是农业增产的有效途径,氮肥行业是我国合成氨产业发展的支柱,氮肥行业合成氨消费量占合成氨消费总量的87%。随着我国焦炭需求及合成氨消费量的不断上升,煤炭干馏和气化过程将会进一步得到应用,煤焦油产量也必将随之不断增加[2]。
云南某化工厂现有3万吨/年的煤焦油连续蒸馏装置,可以将煤焦油分离成轻油,中油,洗油,重油4个产品。现该厂新增一套副产煤焦油3万吨/年的合成氨装置,因此,拟对原有煤焦油连续蒸馏装置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内容如下:
(1)适应6万吨/年的煤焦油处理能力。
(2)优化换热流程,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减少常压塔底汽提蒸汽量,降低含油污水排放。
3万吨/年的煤焦油连续蒸馏装置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1,如图所示,含水约3%的煤焦油进入煤焦油-重油换热器与常压塔底重油换热,然后再进入煤焦油加热器用蒸汽加热至120℃进入脱水塔,脱水塔顶油气冷却至40℃后进入分液罐进行油水分离。脱水塔底含水<0.5%煤焦油进入常压炉(F-101)加热至355℃后进入常压塔进行分馏。常压塔顶油气经冷却至40℃进入回流罐,一路作为T-102塔顶回流,另一路作轻油产品出装置,中油自第10层塔板抽出后冷却至40℃出装置,洗油自第28层塔板抽出后出装置,常压底重油换热冷却至80℃作为产品出装置,煤焦油原料性质见表1。
1 Flow diagram of tar oil continuous distillation plant
表1 煤焦油原料性质
Table 2.1 Tar oil property
项目 性质 项目 性质 密度,(20℃)kg.m-3 966.9 残炭,% 2.78 凝点℃ 24 灰分,% 0.179 粘度(50℃)mm2.s-1 7.194 水分,% 6.5 总N,% 0.96 组成, 烷烃 18.97 总S,% 0.95 % 烯烃 13.98 H,% 9.66 芳烃 / C,% 77.33 胶质 29.64 H/C(原子比) / 沥青质 馏程℃ HK~10% 135~206 苯不溶物 37.41 20~30% 226~241 金属 Ca 176 40~50% 260~285 Fe 155 60~70% 310~347 Al 75.4 80~90% 380~425 Na 16.8 KK / K 14.1 350℃馏量,% 72 Mg 10.6 Pro/II建立流程模型,并将模型用于改造设计。模拟中分别采用Pro/II推荐的BK10、PR、GS等热力学方程对装置进行模拟计算,模拟过程中以现场数据为基础规定了各侧线产品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流量及馏程。在相同操作压力下把模拟结果中温度与实际温度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热力学方程对模拟数据的影响
Table 2.2 Thermodynamics equation affection on the simulation data
项 目 生产数据 GS方程 PR方程 BK10方程 脱水塔进料温度/℃ 120 120 120 120 脱水塔底温度/℃ 109 113 114 108 常压塔进料温度/℃ 355 355 355 355 常压塔顶温度/℃ 157 146 145 143 常压中油出口温度/℃ 213 205 204 203 常压洗油出口温度/℃ 274 274 273 272 常压塔底温度/℃ 327 326 325 322 SRK方程。
2.2 煤焦油蒸馏换热流程的改进
为了降低装置能耗,对换热流程做部分改动,改造后的流程见图2。
图2 煤焦油连续蒸馏装置改造后工艺流程示意图
Fig.2.1 Flow diagram of innovated tar oil continu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