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大学心理学》复习题 主讲:李新宇 一、是非题 感觉是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过程,因此其作用也是最小的。3 感觉是生物最低级的反映形式。3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是感觉对比现象。4 概括性与创造性是思维的两个主要特征。5 所谓“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是指,人们越是在早些时候学习的内容遗忘得越快,而越是最近学习的内容遗忘得越慢。5 所谓“先快后慢”的遗忘发展规律是指,先前学的知识遗忘得快,后续学习的知识遗忘得慢。5 意志通常只调节人的外部活动,很少调节认识活动和情绪活动。8 气质有好坏之分,一般公认,典型的抑郁质气质类型最差。10 气质类型影响到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将来的成就。10 * 气质有好坏之分,一般公认,多血质的气质比较好。10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论灵魂》一书中。11 1879年随着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诞生,“心理学”一词开始得到公认。11 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内省法。24 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它决定着心理的发展。38 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决定着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40 皮亚杰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是个体的成熟机制。42 心理防御机制能维护人格健康,因此要尽量使用。56 升华作用是自我防御机制中的一种积极方法,又称合理化作用。57 不同心理学家使用“认知结构”这一术语时有不同的含义,例如皮亚杰、奥苏伯尔和布鲁纳对此都有不同的解释。73-80 奥苏伯尔认为,知识理解的主要形式是知识的同化。74 * 正迁移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86 内部控制者的成就动机相对比较高。96 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会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任务。100 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构成了个人创造性活动的核心要素。103 吉尔福特认为,集中思维构成了个人创造性活动的核心要素。103 创造性思维又称发散思维或分散思维。103 创造性与智商成正比的关系。108 定型化效应是人们初次见面时产生的印象。118 所谓“印象管理”,就是“面前一套,背后一套”,因此是消极的做法。121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强调人是由环境所决定的。162 * 把“心理辅导人员”也列为教师的角色之一是不合理的,这是专职心理辅导人员的事情。230 教师的智商越高,组织教学的能力就越强。232-233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首要的基本心理素质。234 马斯洛认为,高级需要(如自我实现需要)越是得到满足,人们就越具有从事这种工作的热情。250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只有当一个人低级的需要完全满足后才会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250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强调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252 双因素理论表明,真正起激励作用的是保健因素。252 激励的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又称“满意因素”。252 期望理论表明,目标的价值越大,也不一定能保证激励的效果是好的。253 * * 二、名词解释 思维 5 想象 6 个性心理特征 9 性格 10 关键期 37 元认知 49 自我意识 64 学习 73 发现学习 78 自我效能 94 首因效应 118 刻板效应 120 印象管理 121 人际冲突 134 从众行为 141 品德 153 心理健康 187 共情 201 暗示 268 三、简答题 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3-27 谈谈你对心理发展具有差异性的认识 36-37 培养大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方法 51 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特点 52-54 大学生动机冲突的主要类型 59 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 74 归因理论的教育意义 97-99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131-132 * 大学生人际冲突的主要原因 134-135 品德心理结构的构成要素 155-157 大学生品德存在的突出问题 170-17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 192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 214 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 228-230 促进大学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的途径 242-244 教学反思的方法有哪些 246-247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48-250 试述大学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 267-273 * 四、论述题 论述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措施 69-71 对比陈述性知识教学与程序性知识教学 82-86 结合动机理论,谈谈如何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92-102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和培养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134-135 试述大学教师应具有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231-235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238-240 如何优化大学校园的心理环境?请您结合实际诊断X校(你上过的大学或现在工作的大学)这方面的长处与不足 27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