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中国近代教育思想 3、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晏阳初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20世纪50年代以后,他从事国际平民教育运动,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从事乡村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实验研究。 在中国的乡村教育运动中,首创一个县为基本单位从事乡村教育实验研究。 在乡村教育实践中,提出“四大教育”、“三大方式”。所谓“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推行“四大教育”,必须采用“三大方式”,即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 (二)中国近代教育思想 4、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是中国创造教育的先驱。他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实行六大解放:解放眼睛,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嘴,解放时间,解放空间。 强调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他主张“千教万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二)中国近代教育思想 5、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是我国近现代著名学前教育家。倡导“活教育”,他是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倍尔”。 “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主要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三大部分。 目的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课程形式为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包括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和儿童文学活动。 “活教育”教学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活教育”是一种有吸收、有改造、有创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曾再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依然富有启迪。 (二)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演变 借鉴日本引进西方教育理论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传播 引进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 1.借鉴日本引进西方教育理论 清末,西方教育理论借道日本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形成近代西方教育理论输入的第一个高潮,其特点为:(1)以日本教育理论书籍为主要载体,以译书为主要方式,以留学生和来华日本教习为主要力量;(2)以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为主体;(3)对中国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 由日本文学士花铣三郎讲述、王国维翻译的《教育学》是第一部从日文翻译过来的教育学理论著作。 2.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辛亥革命之后,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教育以美国教育为学习蓝本,尤以20世纪20年代为高潮。 受邀来华讲学、访问的美国教育学专家有: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教育史专家孟禄、教育测量专家麦柯尔、道尔顿制创始者柏克赫司特、设计教学法倡导者克伯屈、文纳特卡制创始人华虚朋等。 3.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引进及影响 建国初期,我国在教育上积极学习苏联的经验,影响最大的是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该书作为师范院校教育学教科书,力图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阐述教育问题,研究社会主义教育规律;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4.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 1983年5月,教育部召开全国第二次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研究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中心,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科体系。 第二节 西方教育思想的演进 一、古代教育思想 在古代西方世界,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人是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他们都活跃于古希腊民主政体的雅典。 1.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和“产婆术” 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美德就是知识”的命题,主张教育就是为了发展人的智慧。 对教育的最大贡献是倡导问答法,即“产婆术” 在教学中,通过巧妙的诘问,暴露学生的无知,从而启发引导他们自己获取知识,正如他所说“我不以知识授予别人,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和《理想国》(代表作) 重视教育的作用,主张教育由国家管理,由国家规定统一学制 强调早期教育,主张胎教,重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主张德、智、体、美和谐的教育 提倡发展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能力 3.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和《政治学》 重视教育的作用,主张教育应该由国家负责,受国家控制 反对女子受教育 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育应适应人的自然发展的思想。 是教育史上第一位划分教育年龄分期并提出相应教育主张的教育家。 家庭教育 主要目的 在于发展 儿童的身体 出生到7岁 进入国家办 的学校接受 和谐的教育 以情感道德 教育为主 7岁到14岁 以智力教育 为主 主要任务是 发展学生的 理智灵魂 14岁到21岁 亚里士多德把人从出生到21岁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提出相应的教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