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通信网通信基础培训教程
WDM波分复用技术讲座
第一讲 WDM技术的基本原理
目前,WDM (波分复用)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
前景,我国的光缆干线和一些省内干线已开始采用WDM系统,并且国内一些厂商也正在
开发这项技术。为帮助读者了解和熟悉这一新技术,我们组织了该系列讲座。第一讲是
WDM技术的基本原理;第二讲介绍WDM系统中应用的光电器件的种类及其主要原理,以
及它们的应用情况;第三讲介绍WDM系统的技术规范,特别是信息产业部刚刚制定发布
的16 (8)×2.5Gb/sWDM系统规范,并予以较详细的说明;第四讲主要是关于WDM系
统管理方面的要求,以及WDM和SDH 网管系统的关系;第五讲是关于WDM系统测试方法
和相关仪表;第六讲主要探讨采用0ADM组环的技术,另外还将讨论基于OXC和0ADM的
全光网技术。
1 概述
在过去20年里,光纤通信的发展超乎了人们的想象,光通信网络也成为现代通信
网的基础平台。就我国长途传输网而言,截止到1998年底,省际干线光缆长度已接近
2O万km。光纤通信系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80年代末的PDH系统,90年代中期的
SDH系统,以及近来风起云涌的WDM系统,光纤通信系统自身在快速地更新换代。
波分复用技术从光纤通信出现伊始就出现了,两波长WDM (1310/1550nm)系统80
年代就在美国ATT 网中使用,速率为2×1.7Gb/s。但是到90年代中期,WDM系统发
展速度并不快,主要原因在于:(1)TDM (时分复用)技术的发展,155Mb/s—622Mb
/s—2.5Gb/sTDM技术相对简单。据统计,在2.5Gb/s系统以下(含2.5Gb/s系统),
系统每升级一次,每比特的传输成本下降3O%左右。正由于此,在过去的系统升级中,
1
中国通信网通信基础培训教程
人们首先想到并采用的是TDM技术。(2)波分复用器件还没有完全成熟,波分复用器
/解复用器和光放大器在90年代初才开始商用化。
1995年开始,WDM技术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特别是基于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 的
1550nm窗口密集波分复用 (DWDM)系统。Lucent率先推出8×2.5Gb/s系统,Ciena
推出了16×2.5Gb/s系统,试验室目前已达Tb/s速率,世界上各大设备生产厂商和
运营公司都对这一技术的商用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WDM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有了较广泛
的应用。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在于:(1)光电器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EDFA 的成熟和
商用化,使在光放大器 (1530~1565nm)区域采用WDM技术成为可能。(2)TDM10Gb/
s面临着电子元器件的挑战,利用TDM方式已日益接近硅和镓砷技术的极限,TDM 已没
有太多的潜力可挖,并且传输设备的价格也很高。(3)已敷设G.652光纤1550nm窗口
的高色散限制了TDM10Gb/s系统的传输,光纤色度色散和极化模色散的影响日益加重。
人们正越来越多地把兴趣从电复用转移到光复用,即从光域上用各种复用方式来改进传
输效率,提高复用速率,而WDM技术是目前能够商用化最简单的光复用技术。
从光纤通信发展的几个阶段看,所应用的技术都与光纤密切相关。80年代初期的多
模光纤通信,所应用的是多模光纤的850nm窗口;80年代未、90年代初期的PDH系统,
所应用的是单模光纤1310nm窗口;1993年开始的SDH系统开始转向1550nm窗口;WDM
是在光纤上实行的频分复用技术,更是与光纤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目前的WDM系统是
在155Onm窗口实施的多波长复用技术,因而在深入讨论WDM技术以前,有必要讨论一
下光纤的特性,特别是光纤的带宽和损耗特性。
2 光纤的基本特性
由于单模光纤具有内部损耗低、带宽大、易于升级扩容和成本低的优点,因而得到
了广泛应用。从80年代未起,我国在国家干线网上敷设的都是常规单模光纤。常规石
英单模光纤同时具有1550nm和1310nm两个窗口,最小衰减窗口位于1550nm窗口。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