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化土地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docVIP

定量化土地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定量化土地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doc

定量化土地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 周 勇1,田有国2,任 意2,朱海燕1 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系, 湖北 武汉 430070;2: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 100000 摘要: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定量土地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与依据;分析了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表达方法,特别是空间统计分析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定量化土地评价中的应用。为可持续利用土地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上的借鉴。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土地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表达 中图分类号:F301.2;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3)01-0037-05 21世纪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危机将进一步加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焦点。在人口-资源-环境系统中,土地资源处于最基本的地位。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协调好人地关系,我们必须对土地进行精确的评价,进而实现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而农用地是一切土地资源利用的基础,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用地质量决定着农用地生产力的高低及其利用效益。在当前人口对土地压力越来越大、城镇建设用地对农用地的侵占、耕地面积增加受到严重限制的情况下,用量化指标确定土地质量等级,以达到客观而准确地评价农用地质量,进一步提高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切评价工作都基于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体系的研究是评价的重要环节。因此,进行指标体系的研究,使评价指标科学合理化显得尤为重要。土地利用系统是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该系统涉及到了资源、环境、生态、社会经济等指标。这些指标中的大部分因子具有空间和时间特征,且所有因子的综合分析和评价都必须在确切的空间域内进行,其内容涉及面广,分析处理的数据量大[1]。传统的评价方法已很难满足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对信息的需求,因此,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学模型技术应用于农用地评价成为研究热点。 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与原则 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作用的系统,它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区位因素。因此,评价土地质量的指标体系应由生态指标、社会经济指标和区位指标组成。 生态指标既包括土地自身的特性,也包括土地的自然环境,它主要有气候因子、地貌因子、土壤因子等。气候因子中水热因子决定农作物的熟制。因此它是土地质量评价的基本因子。地貌因子包括地貌类型、海拔高度、坡度、坡向、侵蚀程度等因子。地形、地质因子在很大强度上决定着土地利用方向、农田基本建设、土地改造的技术设施及开发利用等。因此,地貌因子也是土地评价基本因子之一。土壤是植物根系活动的场所,同时它具有提供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其他生长条件的能力。因此它是土地生产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地评价的最基本因子。在土地评价中着重考虑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质地、酸碱度(pH值)、有机质、氮、磷、钾等速效营养元素的含量及水分状况等因子。土壤的水分状况指水源保证率、沼泽化、潜育层深度及地下水的埋藏深度等[2]。同时可持续利用农用地的质量还要求土壤的环境不被破坏。因此土壤的污染状况包括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有机农药含量和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等,也是土地评价的重要因子。 社会经济指标包括土地利用集约度、土地经营效益、人口状况等。土地利用集约度主要指土地投入的水平;土地经营效益主要由产量或产值等指标来表示。人口状况主要体现人口与资源的关系,这直接影响到土地质量[2, 3]。 区位指标主要指经济地理位置,包括中心城镇影响度和交通条件等。 因此,选取指标的原则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主导性原则 从影响土地质量的众多指标中选择制约土地用途的主要因子增强土地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简洁性。 (2)差异性原则 选择研究区内有明显差异,能够出现临界值的因子,客观地划分土地等级,否则将有悖于评价目的。 (3)不相容性(独立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所选的指标体系能够尽量反映土地的全部属性。指标间不能出现因果关系,避免重复评价。 (4)可能性原则 指标的选择要具有实用性,即易于捕捉信息并对其定量化处理。体系不宜过于庞大,应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和计算。 (5)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尽量把定性的、经验性的分析进行量化,以定量为主。必要时对现阶段难以定量的指标采用定性分析,减少人为影响,提高精度[2, 4, 19]。 2 指标体系现状与问题 2.1 指标体系现状 土地评价是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依据,是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前提。20世纪60年代以来,土地评价多以土地分类和土地潜力分类为主[5]。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退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以土地的现状特征分析为主的传统的土地评价(土地适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