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总费用及对财政压力的估算.pdfVIP

中国卫生总费用及对财政压力的估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卫生总费用及对财政压力的估算  1 马骏、朱铭来、肖明智、宋占军   (本文摘自马骏等著《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的第九章,  该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 2012 年 12 月出版)    一  问题的提出  本研究所指的卫生总费用包括两个不同的定义。第一,狭义卫生总费用,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由政府、医疗保险机构、个人所支付的医疗卫生(包括门诊、住院和疾病预防等)的开 支。在中国,卫生部归纳测算的卫生总费用的概念就是我们所指的狭义的卫生总费用。从来源来说, 其中包括政府预算(卫生事业费、中医事业费、计划生育事业费、卫生基建投资额、医学高教科研 等)、医疗保险支出、群众自费医疗支出。第二,广义的卫生总费用,定义为狭义卫生总费用与失去 自理能力的老人的长期护理费用之和。目前,官方和还没有对中国的长期护理费用做过估算,学界只 有朱铭来教授带领的团队进行过定量研究。 卫生总费用(包括广义和狭义总费用)占 GDP的比重和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了一国医疗卫生所 占用的经济和财政资源,以及医疗卫生筹资和支出模式的公平性、合理性。对这些指标的预测,则在 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今后医疗卫生支出相对与国家和财政资源的可持续性。如果卫生总费用占 GDP 和 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大幅攀升,结果或者是推高财政赤字和债务的水平,增加国家债务危机的风险; 或者要求政府增加税收,而高税收必然抑制经济增长的潜力。 自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 发达各国的卫生费用支出迅速增长,且其增速明显快于 GDP 的增长。如图 1 所示,主要 OECD 国家广 义卫生费用(均包括了长期护理费用)占 GDP的比重在过去五十年内均有明显上升,其中美国更是从 1960年 5.1%的 GDP 占比上升至 2010年 17.9%的GDP 占比(其中长期护理费用约为 1%的GDP),在老龄 化最严重的日本,也由 1960 年的3%上升至 2010年的 9.5%(2009 年长期护理费用约为 0.9%的 GDP), 上升幅度均超过了 300%。                                                              1 本章由马骏、朱铭来、肖明智、宋占军执笔。马骏为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博源基金会学术委员;朱铭来为南开大学 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肖明智为埃森哲公司分析师,经济学博士;宋占军为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博士 研究生。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吕军教授和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沈可博士的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 本文所有不足之处由作者负责。  1    图 9-1 主要OECD 国家广义卫生费用占 GDP 比重趋势图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和OECD 数据库 基于卫生费用快速增长的事实,各国研究人员仔细研究了背后的原因。结论是卫生费用快速增长 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是收入增长。Newhouse(1977),Gerdtham(1992)Roberts (2000),Okunade(2002)等 人的研究均表明医疗卫生开支的收入弹性大于 1。即随着各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卫生费用以更快 的速度增长,从而带来了各国卫生费用占 GDP比重的提升。但以上研究实际上没有完全区分收入因素 和人口结构因素对卫生支出的影响(因为一般收入增长和人口老化是同时发生的两个外生变量)。 Badi H(2010)采用 1971-2004 年20个 OECD 国家的数据,研究了收入与医疗费用之间的关系,在控 制了人口结构的因素之后,发现医疗的收入弹性远小于之前的研究 (人均卫生支出= 0.867*人均收 入水平+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