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物报/2008 年/12 月/12 日/第005 版
遗产周刊
大理剑川海门口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闵锐
云南大理剑川海门口遗址于1957 和1978 年曾两次发掘过,因种种原因,发掘工作没有取得
开始时的预期效果,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学术界认为该遗址还存在着许多一、二次发掘没
有解决的问题,遗址还没有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国家文物局于2007 年12 月批准对海门口遗址
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项目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文化部门组
成联合考古队,于2008 年1 月8 日起正式开始发掘,至5 月25 日发掘工作结束,发掘面积1395
平方米,共用时 125 天。航拍、全站仪测绘、坐标布方法、数码照相制图、浮选、水洗、数据库
管理等各种先进技术全方位运用于发掘和记录中,取得了较好的收获。现将第三次考古发掘的情
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探清遗址的范围和面积
确定遗址范围的工作难度比较大,因为涉及到水多的原因。第二次发掘(1978 年)期间,也曾
做了这个工作,从布方地向北一公里范围内共布方 12 个,此范围内的情况如何,没有留下任何
资料。我们在河东岸边布了一个5 米×5 米的探方,至深度310 厘米处才到黑色淤土,不见遗物
出土,从各方面判断,古河道的可能性较大,南部区为1978 年发掘点,其南部60 米区间均有木
桩分布。北边的AT2115 、AT2121 内均有桩分布,这样其南北间的距离就达到350 米;东部到海
尾河的河道中部,西部已做的工作在环海公路东面的AT0303 ,探明了AT0303 内地层和其他探方
一样,也有木桩分布,东西目前已探明的距离达到约120 米,公路以西区域因为水多,目前还未
能进行工作,估计也会有木桩分布;有堆积而没有木桩的西部广大地区工作还未能开展。根据目
前掌握的资料计算,有木桩分布的范围为:西至环海公路,南北长350 米范围,面积约20000~25000
平方米。整个海门口遗址的分布范围应是:南至海河公路交会处以北50 米,北至烟站育苗圃北端,
西至公路以西,总面积超过50000 平方米。
二、理清了遗址的地层堆积情况
目前已探明的近50000 平方米的遗址范围内,堆积层次基本相同,只是堆积的厚薄不同。统
一地层后,遗址区共分为十个层位,⑩层下为青灰色胶泥生土,探方内堆积厚的达到320 厘米,
薄的地方也达160 厘米左右。总的来说,靠海边和北部地区,堆积就厚,其他地区堆积厚度差不
多。
三、清理的遗迹
1.房子编号的房子两座,根据清理的结果和保存的状况分析,房子应是“千栏式”建筑形式。
在清理中没有发现有活动面,其中一座房子的构架还基本保存完好,在地层中出土一些带木骨痕
的红烧土块。F1 的桩柱下段还保存完好,呈长方形,木桩成直线排列,转角处呈直角。F2 也是
一长方形房子,比F1 大,构架呈“井”字形,这个构架没有榫卯技术,可能用绳子等捆牢加固,
四壁为木骨泥墙,留有门,屋顶结构不清。
2.火堆共发现三个,均为不规则形,烧结的红烧土成一整块,厚约5 厘米,大的有约10 平方
米,最小的有约1 平方米。火堆均出现在第⑤层下,推测其用途可能是露天烧制陶器时形成。
3.木桩柱和横木发掘的探方中基本都有木桩和横木,共清理出4000 多根,虽大部分的桩柱为
房子的基础,但由于早晚关系等,使其变得密集,不能辨认出它们各自的单位。桩柱头出露的层
位不一,桩柱底部在地层中也有高有低,木桩底部均被砍削成钝尖状,柱身上大多有人工加工的
痕迹。长的有约2 米多,短的几十厘米,直径5~40 厘米,有圆木的、剖成几块呈“三角状”的、
第1 页 共3 页
多边砍成棱的、有特别粗的。桩柱间有掉落的横木,在一些横木上和桩柱上发现凿有榫口和榫头,
以及连接在一起的榫卯构件,也在桩柱间发现了木门转轴和门销等构件。
4.灰白色石块在桩柱间的地层面上还发现一种现象,三块或四块灰白色的石块会在一起或稍
有距离,仔细观察石块,容易掉白灰,可能是被火烧过,有的石块似被烧透。分析这些石块的规
律性及被烧过的情况,极有可能是房内火堆旁的石块,起支撑作用,便于烧水做饭等活动。
5.人骨坑在DTl802⑦层下有一圆形坑,坑被晚期木桩打破,坑内有人骨,但骨骸不全,无肋
骨、趾骨、指骨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 2025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基于Javaweb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医院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急救应急演练脚本.docx VIP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1.6.“小房子”展示会教案(2025秋版).doc VIP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重大风险隐患项描述实践指南(【2025】测评报告新增).docx VIP
- 社区工作者综合能力考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整册教案.pdf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23年版).doc VIP
- 急性左心衰护理课件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