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痕迹论.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犯罪心理痕迹论 作者=徐俊文,任立宏著 页数=290 SS号 出版日期=2006.9 前言 目录 第一篇 犯罪心理痕迹的基本问题第一章 犯罪心理痕迹概述 一、犯罪心理痕迹的概念 二、犯罪心理痕迹的研究对象 三、犯罪心理痕迹的研究方法 四、犯罪心理痕迹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犯罪心理痕迹的基本特征 一、犯罪心理痕迹的客观性 二、犯罪心理痕迹的普遍性 三、犯罪心理痕迹的特殊性 四、犯罪心理痕迹的相对稳定性 五、犯罪心理痕迹的物质附着性 六、犯罪心理痕迹的复杂性 第三章 犯罪心理痕迹的类型 一、从犯罪心理痕迹存在形式分 二、从犯罪心理痕迹内容分 三、从犯罪过程分 四、从犯罪性质分 第四章 犯罪心理痕迹的物质载体 一、犯罪心理痕迹物质载体的概念 二、犯罪心理痕迹物质载体的特征 三、犯罪心理痕迹物质载体的类型 第五章 犯罪心理痕迹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二、普通心理学基础 三、生理学基础 四、犯罪心理学基础 第二篇 犯罪心理痕迹的主要内容第六章 犯罪个性心理倾向痕迹 一、犯罪需要痕迹 二、犯罪动机痕迹 三、犯罪兴趣痕迹 四、犯罪人生观痕迹 第七章 犯罪个性心理特征痕迹 一、犯罪能力痕迹 二、犯罪气质痕迹 三、犯罪性格痕迹 第三篇 犯罪心理痕迹的形成 第八章 犯罪心理认知痕迹及形成 一、认知痕迹的概念 二、认知痕迹的主体 三、认知痕迹的类型 四、认知痕迹的形成 五、认知痕迹偏差 六、罪前认知痕迹 七、罪中认知痕迹 八、罪后认知痕迹 第九章 犯罪心理物质附着痕迹及形成 一、物质附着痕迹的概念 二、物质附着痕迹的特征 三、物质附着痕迹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 犯罪心理生理反应痕迹及形成 一、生理反应痕迹的概念 二、生理反应痕迹的生理基础 三、生理反应痕迹的类型 四、生理反应痕迹的形成 第四篇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 第十一章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概述 一、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概念 二、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类型 三、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步骤 第十二章 杀人犯罪心理痕迹分析 一、杀人犯罪认知痕迹 二、杀人犯罪物质附着痕迹 第十三章 抢劫犯罪心理痕迹分析 一、抢劫犯罪认知痕迹 二、抢劫犯罪物质附着痕迹 三、抢劫出租车犯罪认知痕迹 四、抢劫银行及运钞车犯罪心理痕迹 第十四章 强奸犯罪心理痕迹分析 一、强奸犯罪认知痕迹 二、强奸犯罪物质附着痕迹 三、强奸犯罪身份痕迹 四、性变态犯罪物质附着痕迹 第十五章 盗窃犯罪心理痕迹分析 一、盗窃犯罪认知痕迹 二、盗窃犯罪物质附着痕迹 三、扒窃犯罪心理痕迹 第十六章 犯罪嫌疑人身份痕迹分析 一、身份痕迹概述 二、犯罪身份痕迹的特征 三、犯罪身份痕迹的类型 四、犯罪心理痕迹与犯罪身份痕迹 第五篇 犯罪心理痕迹测量 第十七章 犯罪心理痕迹“经验”测量 一、经验测量的概念、特点、意义 二、经验测量的主体 三、经验测量的对象 四、经验测量的途径 五、经验测量的指标 六、危险等级评估 七、危险人员管理的设想 第十八章 犯罪心理痕迹技术测量 一、技术测量的概念 二、技术测量的原理、类型 三、技术测量的准备 四、技术测量的条件 五、技术测量的步骤 六、技术测量的结论 七、技术测量的意义 八、案例 参考文献 后记徐俊文

文档评论(0)

润笔+解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3300101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