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博物馆收藏的先秦至汉晋时期青铜器.pdfVIP

贵州省博物馆收藏的先秦至汉晋时期青铜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古2005年第2期 。考古简讯 贵州省博物馆收藏的先秦至汉晋时期青铜器 1953年,贵州省博物馆 (时称 “贵州省 金属质剑柄内的插销。器体其余部分皆保存 博物馆筹备处”)接收到安顺地区文教科拨 完好,表面无纹饰。剑身呈扁长条形,中部起 交的一批古代青铜器,器类包括剑、戈、簋、 脊较明显,横截面呈扁菱形,剑身与刃部交 鼎、簋、碗、壶、洗以及造像、水注、灯、铜牌 界处折棱明显,锋锐利。在剑身一面的中脊 等,共计40余件。据调查,这批文物的来源 两侧,由右至左阴刻两行竖排铭文,共21 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抗 日战争时期,为免遭 字,为 “廿年相邦建信君,邦右库工师口,司 劫掠,南京故宫博物院将所藏文物大规模南 马丞弋,冶君口执齐”。整器残长33.7、剑身 迁。其中文物南迁的“南路”途经安顺并作停 长30.2、剑身最宽处为3.8、茎部直径 1.5 留,把一批青铜器分散藏于安顺郊区的 “华 厘米(图一,1;图版肆,1、2)。 严洞”内,新中国成立之后就收归安顺专区 G ·B ·B2·256,形制与前述一器大体 文教科保存。二是在 1949年后,安顺文庙中 相同,保存基本完好。由于铸造工艺不精,剑 的祭奠文物被收归当地文教科保存,后来也 身上残留若干大小不等的凸泡,有铭文的一 一 并移交给贵州省博物馆,其中还有部分文 面较光滑。此剑的铭文也是由右至左竖排两 物可能是在当地征集的出土物或传世品。 行,共 19字,为 “三年武平令司马冈,厩尹左 这批文物现均收藏于贵州省博物馆,但 库度,工师史移,治疥执齐”。通长38.5、剑 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公开发表。最近通过研 身长30、剑身最宽处为3.8、茎部直径 1.5 究,我们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先秦至汉晋时期 厘米(图一,2;图版肆,9、10)。 的青铜器,许多还有铭文,颇为珍贵。现将它 第二类共有4件。圆柱状直茎,中部铸 们初步整理后发表,以供各位专家研究;也 有两道凸起的圆箍。凸格均宽于剑身,略呈 希望籍此能够发掘这些文物的重要历史价 “凹”字形,两端朝向剑茎一方为圆弧形转 值和科学意义,为研究古代工艺和文字等提 折。长条形剑身,中部从剑格至锋尖处皆凸 供新的实物资料。 起,剑脊十分明显,中脊两侧至刃部呈弧形 (一)器物介绍 下凹。 本文报道的青铜器共 13件,种类包括 G ·B ·B2·255,通体保存完好,无残 剑、戈、篮、洗、碗、铭文铜牌等。 缺、磨损痕迹,锈蚀也不严重。剑茎较细,无 剑 7件。根据形制不同,大体上可以 纹饰,推测其外原来还有配套的剑柄。剑身 分为三类。 与刃间有明显的折棱,锋、刃皆十分锐利。剑 第一类有2件。铸造工艺不精。剑身前 身一面在中脊线的两侧由右至左阴刻两行 半段的两侧刃部内凹,似经多次磨擦所致, 竖排铭文,共20字,为 “十二年相邦建信君, 推测可能经过了长期使用。茎部的横截面呈 邦左库工师其5降,冶君可执齐”。此器通长 扁圆或扁方形,有的表面还残留有铸造时的 29、剑身长20.5、剑身最宽处为3.2、格宽 毛疵。无格。

文档评论(0)

润笔+解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3300101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