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全集.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于 丹 论 语 心 得 全 集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于丹《论语心得》全集 北京师范大学 于丹《论语心得》全集 北京师范大学 于丹《论语心得》全集 于丹《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 话外音: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 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孔老夫 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 样的效果。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事的分寸,当遇 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亲近的人 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 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论语中交给我们很多处世的办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有时候 很朴素。论语不是板着面孔的一部书,它交给我们的办法有时候透着一 些变通,它告诉我们一种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里的分寸。其实我们今 天总在说任何事情是该做的不该做的,什么事情是好是坏,有很多时候, 一个事情的判定,不简单是好坏之分,只是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 把这件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其实有很多事情应该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 是一个提倡一味丧失原则,一味要以一种仁爱之心去宽容一切的人。曾 经有他的学生问他,有一个人说:以德报怨何如(论语.宪问篇)。以德 报怨这个词我们不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说你看别人 那么对不起他,他还对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这里 1 于丹《论语心得》全集 北京师范大学 是得到赞赏的。没想到呢,孔子反问了他一句,子曰:“何以报德?”孔 子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去报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抱人家的恩德呢? 当别人对他好的时候,他又该怎么做呢。问完了这一句,孔子给出了他 自己的答案叫做,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说一个人,如果有他人有负于 你,对不起你了,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这件事,但是你要用你 的恩德用你的慈悲去真正回匮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其实这个道 理我们要是一听觉得好像跟我们理解中的孔子的哲学不一样啊,孔子也 是有原则的,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抱怨的,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抱怨,用 你的正直去面对这一切。 其实孔夫子在这里给了我们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他当然 不提倡以怨抱怨,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以一种仇杀去 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的循环将是一种恶性的,将是无止无 休的。我们付出的不止是我们自己的带价,还有子孙的幸福。所以以德 抱怨同样不可取,也就是说你搭上了太多的恩德,你搭上了太多的慈悲, 你用不值得的那种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事情,这也是一种人生的 浪费。在两者之间,其实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 直和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 其实孔夫子 的这种态度可以举一反三推及到我们生活中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人生 有限,生也有涯,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在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避免能源的浪费,地球上被 浪费的资源已经太多了,但是当我们关注环保的时候我们其实没有关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