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地基.ppt
(四)土工带加筋砂垫层现场试验(白晓红) U H Z B 3B (2B、B) 承压板宽度 (基础宽度) 加筋参数: N:加筋层数 U:首层加筋间距 H:加筋带间距 LDR:加筋线密度 (筋带宽度/筋带水平间距) LDR= B/ 4B(3B、2B ) 测试项目: 沉降观测 垫层底的土压力测定 加筋带的应变测定 小结: 1 碎石薄垫层(Z/B=0.2)经土工带加筋后地基承载力提高, 沉降增长延缓。极限状态时(TG筋带)单层加筋较素垫层地基承载力提高1.22~1.26倍,双层加筋较素垫层地基承载力提高1.53~1.61倍。 2 加筋材料的发挥与地基变形有关。荷载小时,靠近基底的筋材先发挥作用,远离基底的筋材只有荷载加到一定值,地基变形大时才能发挥作用。 3 本次试验结果表明:TG土工带加筋垫层地基最优参数:加筋层数N=2,首层加筋间距U/Z=0.17,加筋间距H/Z=0.5,加筋线密度LDR=33.3%。 影响加筋效果的主要因素: 加筋层数、加筋带间距。 ? (五)?? 软土地基上的加筋堤 ? 软土为天然含水量大、空隙比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淤泥沉积物及少量腐殖质所组成的土,主要有淤泥、淤泥质土及泥炭。 加筋可提高软土地基上堤的填土高度,能有效约束侧向位移和侧向挤出量,增加地基抗滑稳定性,加快路堤填土速度,减小地基最终沉降量,对土体应力具有协调作用,可有效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土堤和加筋土地基可能产生的破坏形式有: (1)土堤的堤坡部分沿着筋材表面水平滑动,图6-26 (a); (2)基土挤出破坏 (b); (3)堤和地基整体滑动破坏(c); (4)地基产生过大的沉降 (d)。 应针对每一种破坏形式, 提出预防的设计方法。 1、整体滑动 设计采用修正的圆弧滑动条分法。这个方法的要点是先试算出没有加筋材料时最危险圆弧的位置,并假定加筋后滑弧的位置不变。筋材拉力的方向和筋材的拉伸模量有关,对柔性筋材可假设拉力的方向与滑弧相切,,则抗整体圆弧滑动的安全系数见下式1;对刚性性筋材假设拉力的方向沿水平方向,则抗整体圆弧滑动的安全系数见下式2。 (1) (2) ? ? ? ? ? ? 圆弧滑动分析法 ? 抗整体圆弧滑动的安全系数Fs要求不小于1.3。 如果有些层的筋材没有满铺,处于滑弧以外(稳定土体侧)的筋材应具有足够的锚固长度,即校核筋材在允许抗拉强度的拉力作用下抗拔出的稳定性。 2、堤坡滑动 3、基土挤出 4、 承载力校核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地基在荷载作用下,荷载作用面的正下方产生沉降,周边地基土体产生侧向位移和部分隆起。承载力校核可参见第五节条形基础加筋地基中的计算。也可用改进的太沙基承载力公式计算(Yamanouchi,1979):沿堤基布置土工合成材料后,地基和筋材的变形情况参见下图。地基的极限承载力: ——沉降及侧边隆起量,m; ——筋材的拉力,可取允许拉伸强度,kN/m; R ——两侧基土隆起的假想圆半径,一般取3m,或对较浅的软基采用其厚度的一半; ——筋材拉力与水平面夹角,由主动破坏面确定,即 ; ——平均堤宽,取堤顶与堤底宽度的平均值,m; 式中,第一项为天然地基土原有的承载力; 第二项为旁侧荷载的影响,其中 为薄壁圆筒容器公式 值的一半,它代表了基土部分隆起使筋材产生拉力所起的镇压作用; 最后一项代表筋材拉力产生的张力膜效应,为土工合成材料拉力的垂直分量,起到减小有效荷载的作用。抗地基承载力破坏的安全系数 ,要求 ≥ ,这里 为堤的填土容重, 为堤高。 曼谷现场试验堤(1997年) 参考堤 破坏堤高:4.2 米 3*9 kN/m+1*19kN/m 加筋 破坏堤高:4.6米 提高到1.1倍 1*200k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球风能理事会:海上风电回顾与展望2025.pdf
- 07SD101-8 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国标 建筑图集 汇编 .docx VIP
- 2026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连续梁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拼音注音版.pdf VIP
- 特种设备风险隐患排查记录表.docx VIP
- 17J008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pptx VIP
- 07SD101-8电力电缆井图集.pdf VIP
-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