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妊娠合并性传播性疾病 性传播性疾病 指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传染的一组传染病。 我国需传报的有8种 淋病、艾滋病、梅毒 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软下疳、性病性肉芽肿、生殖器疱疹 梅毒 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传染源:梅毒患者 传播途径:主要为性行为传播,少数通过间接感染或血液 患早期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也可发生生殖道传播 对胎儿、婴幼儿的影响 患一、二期的孕妇传染性最强,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娩出先天梅毒儿 未经治疗的一、二期梅毒,胎儿感染率几乎100% 早期潜伏梅毒胎儿的感染率80% 未经治疗的晚期梅毒,胎儿的感染率30% 晚期潜伏梅毒胎儿的感染率10% 梅毒的胎盘病理 胎盘大而苍白 光镜下见粗大、苍白的杵状绒毛,间质增生,间质中血管呈内膜炎及周围炎改变,狭窄的血管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侵润形成袖套现象。 诊断 病原体检查:硬下疳部位的分泌物见到螺旋体 梅毒血清学检查 常规筛查方法: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不加热血清反应素玻片试验) 若筛查阳性,应做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测定血清特异性抗体 治疗 原则: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用药足量,疗程规则。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性伴侣接受检查和治疗。 孕妇早期梅毒 首选青霉素:普青80万U,1次/日,肌注×10-15日;苄星青霉素240万U,两侧臀部肌注,1次/周×3次;红霉素500mg,4次/日,口服×15日 治疗 孕妇晚期梅毒:首选青霉素:普青80万U,1次/日,肌注×20日;苄星青霉素240万,两侧臀部肌注,1次/周×3次;红霉素500mg,4次/日,口服×30日 先天梅毒 脑脊液异常者:普青5万U/(kg.d),肌注×10-15日 脑脊液正常者:苄星青霉素肌注1次;红霉素7.7-12.5mg/(kg.d),4次/日×30日 淋病 由革兰染色阴性的淋病奈氏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性疾病。 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交经粘膜感染。 对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有亲和力。 对妊娠、分娩及胎婴儿的影响 妊娠早期淋菌性宫颈炎可导致感染性流产于人流后感染;妊娠晚期早产、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综合症、滞产、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增高 对胎儿的威胁为早产和宫内感染,易发生胎窘、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死产等 新生儿经孕妇产道时,易患新生儿淋菌结膜炎、肺炎,甚至淋菌败血症 诊断 尿道口或宫颈分泌物涂片,显微镜下见多核白细胞内有多个革兰阴性双球菌,可为初步诊断 分泌物的淋菌培养是诊断淋病的金标准 治疗 原则:尽早彻底治疗,用药及时、足量、规则。 首选头孢曲松钠1g(或大观霉素2g),1次/日,肌注,同时口服红霉素500mg,4次/日,×7-10日。 禁用喹诺酮类药。 性伴侣应接受检查及治疗。 尖锐湿疣 病因 病原体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以HPV6、HPV11型为主 HPV主要感染上皮细胞,其复制需分化好的鳞状上皮 温暖潮湿的外阴皮肤粘膜交界处有利于其生长繁殖 临床特征 潜伏期3周-8月 好发部位为外阴、大小阴唇、阴道、尿道口、宫颈、肛门周围 临床症状常不明显,可有瘙痒、烧灼痛见疣状突起,粉红、暗红或污灰色,表面湿润 妊娠后病灶生长迅速,分娩后缩小或自然消退 对妊娠和胎儿的影响 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绝大多数在分娩时经过产道感染,可引起幼儿喉乳头瘤 诊断依据 临床典型症状 细胞学检查:光镜下可见到特征性的挖空细胞 阴道镜检查:细胞及血管的特征性变化 病理学检查:可见到特征性的挖空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到HPV-Ag PCR方法检测到HPVDNA 处理 妊娠36周前,病灶小且少者可局部用药,若病灶大者可行冷冻、电灼、激光治疗 妊娠近足月者,若病灶局限在外阴,可冷冻手术治疗,仍可经阴道分娩;若病灶广泛存在于外阴、阴道和宫颈时,应择期剖宫产结束分娩。 假性湿疣 多无症状或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白带增多,无性乱史 病变位于小阴唇内侧呈对称性分布,呈扁小乳头或绒毛状,与粘膜同一颜色 常合并霉菌、滴虫或衣原体感染 5%醋酸涂后病变处不变白 非孕期治疗 局部药物治疗:适用于小病灶 33%-50%三氯醋酸,5%5-FU膏 全身药物治疗 IFN-a100万U,隔日肌注×3-4周或病灶局部注射 物理治疗:激光或冷冻治疗 高频电刀电灼、微波器切除或手术切除 巨细胞病毒感染 特征性病变为感染细胞增大,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分别出现嗜酸性和嗜碱性包涵体。 巨细胞病毒可因妊娠而被激活。 多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传播途径 宫内感染:尤以妊娠最初3个月感染率最高 产道感染 出生后感染 对胎儿及新生儿影响 可发生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 若存活,约有10%新生儿出现低体重、黄疸、紫癜、肝脾肿大、智力障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