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知识经济的含义及主要特征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如下: 二、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 (一)关于创新的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们在粉碎“四人帮”百废待兴的时候,小平同志曾经有一段很有名的话,“为了缩短和消除两三个世纪至少一个世纪所造成的差距,必须下长期奋斗的决心。” 江泽民同志也多次提出要掌握核心技术,要抓出一些可以抓住的机遇,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国外关键技术,把自主创新和必要的引进技术结合起来。 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特别强调科技创新转化,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能力。 自主创新是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也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 (二)提出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背景 1.提出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是源于对我国所处时代的清醒认识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主要体现在: 一是国外技术储备急于获得新市场,这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主动选择创造了条件,使我国的自主创新有可能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并支付较低的成本; 二是国内人才和科技储备已有相当基础,企业的研发能力有了明显增强,这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三是巨大的内需市场将提供创新的广阔空间; 四是我国公共财政实力大大增强; 五是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对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大,按要素参与分配已成为重要的分配原则,国家在税收、折旧、财政和投资等方面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正在形成。 在电子科技大学出席中国创新学术网络2006年度国际学术会议的伦德瓦尔教授说,制约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四大方面: 体制上有制约,如国有企业僵化的管理体制; 企业战略的普遍缺失,企业行为短期化; 创新环境存在很多弊端,如假冒、模仿之风盛行等; 中国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过度竞争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3.中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还有“迫不得已”的几个原因: 第一,中国30年的引进技术战略取得了巨大成果,而如今,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已经开始用“专利战略”限制中国的发展。 “人家已经把中国当作竞争对手看了,不可能再把核心技术转移给你。”所以,引进技术只能“缩小差距”,但自主创新才能决定未来。 第二,对外的技术依赖导致“引进淘汰”现象,拿来的技术和项目大多是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但中国目前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已经达到“发展的极限”,“拼人力拼资源拼耗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第三,只关注中间环节的制造业,失去了前期的科技研发和后期的品牌建设,中国企业只能拿到产业链中最低的利润。 比如,珠江三角洲的电子产品属于我国“高科技产品”,利润率只有3%,而发达国家电子类产品的利润率通常高达30%~40%。 资料: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外国公司拥有的知识产权占绝对优势。据统计,在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行业,外国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数占60%—90%以上。 一些加工制造能力较大的行业,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导致缺乏竞争力。如,我国的DVD生产能力世界第一,却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出口受到外国企业知识产权的制约,被征收较高专利费,廉价劳动力优势被削弱。 技术装备的对外依存度较高。越是高技术设备越依靠进口。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95%、轿车制造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依赖进口。 付出高昂专利费用(2006年3月资料): 手机:相当于价格的 20 % 计算机:相当于价格的 30 % 数控机床:相当于价格的 40 % 美国有一个直升飞机制造公司,它的零部件来自全球各地,其中飞机尾翼是我国制造的。但是,最核心的部分———发动机、主螺旋桨和尾部发动机都是这家公司自己制造的。这家公司为什么选择我国制造尾翼?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制造成本低,一个工人一小时的制造成本是2美元,而在美国高达30美元。飞机的研发不在我国,总装也不在我国,我国只是造了一个尾翼。 (三)创新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主体 1.什么是创新? 创新实际是奥地利的经济学家,后来加入美国籍的熊彼得1912年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这本书里提出来的。当时他提出的定义是,创新是指企业家把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这种组合或者是开发一种新产品,或者采用一种新方法,或者开辟一种新市场,或者是开拓一种原料,或者半成品的来源,或者是采取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什么叫“创新”呢?从字面上来看,“创新”就是引入新事物而造成变化。 大家知道,创新的英文词innovation,一部分是斯拉夫语的词根,是指“新”的意思,“in”是英文的前缀,是指在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