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 主要内容 ★本章重点掌握 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章目解析 从力学观点看,本章研究的是流动阻力。 产生流动阻力的原因: 内因——粘性+惯性 外因——流体与固体壁面的接触情况流体的运动状态(外界干扰) 从能量观看,本章研究的是能量损失(水头损失)。 研究内容 管流:研究hw的计算(本章重点)。 水头损失的两种形式 hf :沿程水头损失(由摩擦引起); hj :局部水头损失(由局部干扰引起)。 3.实验步骤 几个概念: 1、层流:流体质点平稳地沿管轴线方向运动,而无横向运动,流体就象分层流动一样,这种流动状态称为层流。 2、湍流:流体质点不仅有纵向运动,而且有横向运动,处于杂乱无章的不规则运动状态,这种流动状态称为湍流。 3、上临界流速Vc’ :由层流过渡到紊流的速度极限值称为上临界速度,以Vc’表示。 4、下临界流速Vc :把上述实验反方向进行,逐渐降低流速,由紊流转变为层流的速度称为下临界速度,以Vc表示。 图5-4 层流和紊流的关系曲线 一、水头损失的工程意义 图5-1 水泵供水示意图 5.3 恒定均匀流基本方程 流体力学的研究分为两个分支: 研究流体运动时不考虑粘性,运用数学工具分析流体的运动规律。 不用数学理论而完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对流体运动进行研究。 解决方法:本世纪初普朗特提出了边界层理论 在平板的前部边界层呈层流状态,随着流程的增加,边界层的厚度也在增加,层流变为不稳定状态,流体的质点运动变得不规则,最终发展为紊流,这一变化发生在一段很短的长度范围,称之为转捩区,转类区的开始点称为转捩点。转类区下游边界层内的流动为紊流状态。 在转捩区和紊流区的壁面附近,由于流体的质点的随机脉动受到平板壁面的限制,因此在靠近壁面的更薄的区域内,流动仍保持为层流状态,称为层流底层和粘性底层。 以如图所示的圆柱绕流为例 在势流流动中流体质点从D到E是加速的,为 顺压强梯度;从E到F则是减速的, 为逆压强 梯度 流体质点由D到E过程,由于流体压能向 动能的转变,不发生边界层分离 E到F 段动能只存在损耗,速度减小很快, 在S点处出现粘滞 ,由于压力的升高产生 回流导致边界层分离,并形成尾涡。 如图为边界层分离示意图。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得如下结论:粘性流体在压力降低区内流动(加速流动),决不会出现边界层的分离,只有在压力升高区内流动(减速流动),才有可能出现分离,形成漩涡。尤其是在主流减速足够大的情况下,边界层的分离就一定会发生。 减小摩擦阻力:可以使层流边界层尽可能的长,即层紊流转变点尽可能向后推移,计算合理的最小压力点的位置。在航空工业上采用一种“层流型”的翼型 ,便是将最小压力点向后移动来减阻,并要求翼型表面的光滑程度。 减小压差阻力:使用翼型使得后面的“尾涡区”尽可能小。也就是使边界层的分离点尽可能向后推移 。例如飞机的机翼、汽轮机叶片的剖面 五、圆管中紊流有效截面上的速度分布 1.层流底层的速度分布 在层流底层( )中的切向应力为 所以 令 ,由于它具有速度的量纲,故称其为切应力速度,则有 或 层流底层中的速度是按直线规律分布的。 2.湍流区的速度分布 在紊流区( )中假定切应力不变,令 ( 为管壁 上的切向应力),则 或 积分 六、紊流流动中沿程损失的计算 输送石油的管道长l= 5000m,直径d=250mm的旧无缝钢管,通过的质量流量qm=100t/h,运动黏度在冬季ν冬 =1.09×10-4m2/s,夏季ν夏 =0.36×10-4m2/s,若取密度ρ= 885kg/m3,试求沿程水头损失各为多少? 5.8 非圆形截面管道沿程阻力损失的计算 非圆截面管道的沿程损失 雷诺数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