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宁市良玉大道(平乐大道-良庆大道)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稿)前 言
项目为新建城市主干路,根据项目特点,结合周边环境现状及规划情况,本评价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为声环境影响。项目运营后,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大,交通噪声贡献值增大,对区域声环境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评价范围内有处敏感点,根据预测,项目建设前后该敏感点噪声级增高量达dB(A),对那西坡1临路一排铝合金窗加装密封条,降噪费用1.55万元。本评价还对大气环境、生态环境、地下水环境和地表水环境等保护要求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南宁市良玉大道(平乐大道-良庆大道)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修改清单 评审专家意见 涉及章节 修改内容具体位置 1.3.3章节 P3~P4 应补充振宁花园常规监测点上一年的监测数据。 4.2.1章节 P50~P51 应参照深圳市建筑施工扬尘排放量计算方法计算施工场地扬尘排放量并开展扬尘环境影响评价。 5.4.1.1章节 P64~66 补充饮用水水源调查,补充水文地质图。 1.6.2章节
3.1.4.2章节 P10
P42 核实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方式,应复核项目施工营地粪便污水用作农肥的可行性,补充必要的施工废水排放标准。 5.2.1章节 P60 进一步核实项目高填深挖及弃渣量情况。 2.3.1.4章节 P16 补充项目与楞良渠施工时序的情况,补充项目施工期对楞良渠、五象湖水环境影响分析 5.2.1章节 P62 进一步细化综合管廊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相关内容。 5.7章节 P95~100 补充公参样品数量过少原因。 P115-116 请补充说明项目弃渣场与五象新区规划的三处弃渣场相符性分析。 5.1.4.1章节 P58~59 环境质量现状请引用《南宁市2013年环境状况公报》。 4.4.2章节
4.5章节 P54~56 补充项目用地范围内建筑物拆迁、高低压线迁移完成情况。说明涉及35KV以上电力迁移的应作分析说明。 6.5.2章节 P105 应对那西坡提出针对性的减缓措施。 9.2.10章节
9.3.9章节 P124
P128 补充修改其他附图附件。 见附图 见附图 备注:报告书中有下划线的文字为修改补充的内容目 录
总 论 1
1.1 项目建设意义 1
1.2 评价目的 1
1.3 编制依据 1
1.4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及评价时段 5
1.5 评价标准 6
1.6 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9
1.7 评价方法 11
第二章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12
2.1 工程概况 12
2.3 工程设计 13
2.3 征地拆迁数量 25
2.4 土石方平衡 26
2.5 投资估算及工期安排 29
2.6 施工流程与施工工艺 29
2.7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30
2.8 环境影响要素筛选 36
第三章 项目影响区环境概况 39
3.1 自然环境概况 39
3.2 社会环境概况 41
3.3 区域规划 42
第四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6
4.1 生态现状评价 46
4.2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8
4.3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 51
4.4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2
4.5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3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4
5.1 生态影响评价 54
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57
5.3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60
5.4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 61
5.5 声环境影响测与分析 67
5.6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83
5.7 综合管廊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83
5.8 危险品运输事故环境风险评价 88
第六章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90
6.1 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90
6.2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91
6.3 征地拆迁影响分析 92
6.4 施工期运输路线沿线环境影响分析 92
6.5 对基础设施影响分析 92
6.6 施工安全的影响 93
6.7 对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影响 93
6.8 对矿产资源影响 93
第七章 公众参与 94
7.1 公众参与的目的及意义 94
7.2 公众参与调查 94
7.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97
7.4 公众意见采纳与否说明 100
第八章 水土保持方案 101
8.1 方案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采用防治标准等级与目标值 101
8.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101
8.3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101
8.4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102
8.5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 102
8.6 水土保持监测 102
8.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103
8.8 结论及建议 103
第九章 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建议 104
9.1 设计阶段环保措施 104
9.2 施工期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