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培养方案
南昌大学研究生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要求)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宽广的材料学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熟练掌握相关实验和分析技能,具有较好的英语论文写作能力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能力,能在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学制3年或4年(在职研究生为4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培养方式:课程学习 + 学位论文 应修学分:总学分不少于47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17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14学分);必修环节学分;学位论文 20学分。 二、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博士生导师 1 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 宽禁带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的制备技术,并结合半导体物理、现代分析技术等理论和实验手段,深入揭示其物理机制。 江风益 张 萌 2 光伏材料与器件 光伏材料及太阳电池设计与工艺;硅晶光伏产业相关材料技术。特色是密切联系与服务产业。 周 浪
W.R. Fahrner 3 材料中的光物理 以凝聚态物理和光的量子理论为基础,研究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在强光场驱动下的材料物性,空间材料与物理,以及电子与光子的带隙物理和量子调控。 刘三秋
刘念华
邓晓华 4 新型金属材料 新型金属材料的研发及与之相关的制备新技术。特色是立足江西的资源优势,并将其转变为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 唐建成
谭敦强
彭文屹 5 功能材料 磁性材料、电子材料类功能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功能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特色是技术密切联系当前产业,解决当前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朱正吼 杜国平
李越湘 何济洲
黄德欢 邱祖民
高希存 6 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光电效应、高分子电池材料、高分子催化聚合反应、可降解高分子、新型有机高分子薄膜太阳能电池、新型功能性高分子纳米纤维膜、医用可降解纳米纤维制备技术、以及高分子加工成型技术。 陈义旺 贺晓慧
辛 勇 柳和生
危岩 7 微纳米材料制造与表征 微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微结构和表面特征表征,功能性质评价和应用方法。关注化学、物理、生物与材料的交叉融合,发展新的合成技术,获取更高性能指标。 李永绣 程抱昌
王 立 黎先财
邱建丁 梁汝萍
三、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
课 公
共
基
础
课 0010006 英 语 90 5 1 考试 0010007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 1 考试 0020013 学术规范与科学道德 18 1 1 考查 专
业
核
心
课 5715001 材料科学的物理基础 54 3 1 考试 5715002 材料科学与技术进展讲座 54 3 1 考试 选修
课 专
业
方
向
课 5716001 半导体材料分析方法 36 2 2 考查 5716002 纳米生物材料学 36 2 2 考查 5716003 功能高分子 36 2 2 考查 5716004 稀有元素及应用 36 2 2 考查 5716005 高性能陶瓷材料 36 2 2 考查 5716006 晶体缺陷 36 2 2 考查 5716007 光伏材料与器件 36 2 2 考查 5716008 半导体光学 36 2 2 考查 素
质
教
育
课 公共选修课 见研究生公共课程设置表 根据需要可跨学科的专业课程 可在全校博士、硕士生课程中选修 必修
环节 开题报告 3 学术活动 2 论文预答辩 5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3学分):
博士研究生原则上应在入学后的第三、四学期内,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并经科技查新后,进行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术活动(2学分):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参加10次学术活动,其中应参加1次校外学术活动,至少作1次学术报告,才能取得相应学分。 论文预答辩(5学分):
预答辩是保证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是预答辩专家组对拟申请正式答辩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的一次集体指导,是对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创新成果、学术规范、工作量等方面的一次审查。通过实施预答辩,发现问题,查找缺陷,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帮助博士生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论文,提高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五、学位论文
发表论文要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调频与电视广播组题库专业 .pdf VIP
- 2018款19一汽奔腾B30 EV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示图解详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党课PPT(优质ppt).pptx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4单元 4.2比的基本性质.ppt VIP
- 牛津阅读树尽快保存随时失效哦130waiting for goldie.pdf VIP
- (精品)第一课-礼仪的起源与发展.ppt VIP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与激光治疗医学.doc VIP
- 机械设计基础王凤平第二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ppt VIP
- 《急性心梗病例讨论》课件.ppt VIP
- 2025年广东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