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教育的思考与实践.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类别 管理类 论文序号 B4407 “舌尖上”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教育只有认真地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就会获得意想不到地收获。做好舌尖上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具体阐述了做好“舌尖上”教育的缘由,详实地介绍了“舌尖上”三教育的内容及措施,并提出“舌尖上”教育的后续思考。以“舌尖上”教育为载体,为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洒下一把肥沃的土壤。 【关键词】舌尖教育 科学吃饭 文明吃饭 吃饭文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确是一件宏大、持久的工程,让从事该项工作的人有时感到无所事从,其实,再远的路程,也一步一个脚印地去量。教育也是如此,只要认真地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就会获得意想不到收获。“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吃饭,是一门科学,把饭吃好了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可以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患病率与死亡率,延长生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说:“食能养人,亦能伤人。”“少吃多滋味,多吃伤脾胃”、“少吃香,多吃伤”、“欲得小儿安,需带三分饥和寒”、“每餐八分饱,保你身体好”战国时代就有“食不语,寝不言”的说法。更早的《礼记》记述了孔子的话“夫礼之初,始于饮食”(饮食礼仪是一切礼仪制度的基础),直白地说就是“讲文明有礼貌从吃饭做起”。其中“毋抟饭”(别抢着吃)、毋诧食(咀嚼时不要出声)、毋刺齿(不要边吃边剔牙)等诸多告诫。 盛饭安静 捧盘放平,使用手语,轻放餐具 吃饭安静 细嚼慢咽,不说话,不敲打饭盘 放盘安静 弯身轻放,不乱丢,餐盘放整齐 净 餐桌干净 餐桌不留残渣、油渍 座位干净 座位上下没有残渣、汤水 吃得干净 菜不留,米粒不多于10粒 身上干净 身上保持整洁,没有饭粒、油渍 敬jij 排队敬让 主动礼让,不争先恐后 盛饭敬让 后让前,大让小,生让师,不催促 吃饭敬让 不挤占空间,互相照顾 放盘敬让 不推挤,双手托盘,排队放盘 精 坐姿精神 两脚平放,身正腰直 手语精神 动作熟练,干净利落 吃相精神 津津有味,不会挑食 进出精神 昂首挺胸,不跑不跳 竞 谁吃得净 比一比谁吃饭最干净 谁吃得静 比一比谁吃饭最安静 谁吃得敬 比一比谁吃饭最有礼 谁吃得精 比一比谁吃饭最精神 2. 精心策划,制定文明吃饭养成教育措施 (1)进行“5J”吃饭的培训 培训过程:成立培训领导小组,现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再对全体老师集中培训,然后各班对餐桌长进行培训,最后对每一位学生培训。 培训内容:每一条标准的逐条解读,排队、盛饭、吃饭、放盘等动作的学习;盛饭菜哑(手)语的学习;干净、精神等标准的学习。 (2) 进行“5J”吃饭评价 制定评比细则,根据标准制定评比细则;确立四级评比人,即餐桌长、生活委员、班主任、值周教师;所有的老师与学生一起全程“陪吃”,以便即时教育与评价。每周进行吃饭“5J”考核评价,并树立标兵榜样,在不断的要求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三)“舌尖上”的教育——吃饭文化 中国是“吃文化”最悠久的国家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组成部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之所以国家恒久保持统一,民族不断走向团结、繁荣、昌盛,这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有着极其密切的互为因果关系。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富有特色,经世而不衰,很有鉴赏与研究的价值。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成为了一门色香味俱全的艺术,具有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食神满汉全席饮食男女食客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食不足鸡毛蒜皮的小,但却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影响到一个人的形象。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