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职场遭遇乌龙.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场遭遇乌龙 分类: 职场 | 标签: 职场 小乌龙可以挠挠头尴尬一笑,大乌龙还是少犯为妙。   一出乌龙事件和球场的乌龙球一样,总是能在短时间内便吸引大量的关注。虎头蛇尾的肯德基优惠券门、卓越反悔的25元图书促销,还有最近智联招聘闹得沸沸扬扬的CEO开除几大高层最后反而被董事会开除事件,都可以用“乌龙”两字来概括。   而在公司人日常工作中这样的乌龙事件更是常见—小到走错了会议室发送错了邮件,大到传达错了老板的意思,而结果无非是懊恼地想揪自己的头发或者是痛苦地面壁思过。   无论是公司的大乌龙还是公司人的小乌龙,这类事件最容易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聊,不出一天就能在大众话题榜排名飙升或者成为午间小饭桌最热议话题,身处漩涡中心的乌龙主角一时风头无两。   但悲剧的事情在于,和把球踢进自家球门一样,乌龙事件中最后受伤的总是主角。轻则一顿批评,重则丢了饭碗。更悲惨的是那些搞出乌龙事件的公司,经济损失不算数,还要搭进去名声。   这样的乌龙事件在回顾的时候,多半被总结出环环相扣是由于大意,“如果当时没有急着接那个电话”、“如果那天没和男友吵架”、“如果事先和对方有过沟通”—但就是很多的“如果”凑在了一起,变成了一出出玄妙的乌龙事件。   1 小乌龙无伤大雅?   初入职场是乌龙事件最频发的时间段。常见的诸如去见客户的时候穿得像个热带水果或者是风风火火跑进了上司办公室才发现对面一个陌生人用一脸惊愕的表情望着自己……在某户外品牌工作的曹雨菲,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乌龙就是因为刚入职时怯生生导致的,她被同事叫去传真,但自己又不会用机子,只好闷头研究,结果把一份内部的资料发给了一家客户。   总的来说,这一类的乌龙随着时间迁移,以及人们日渐成熟会逐渐减少。但如果由于个性所致,即使工作多年乌龙事件仍会接二连三出现。任职于某咨询公司的张莹,自认属于常常掉链子的类型,最近一次乌龙,是某天中午去吃饭的时候忘了锁手机键盘,回来一查通话,居然给老板拨出去十多次电话,有次老板接电话听了2分钟才挂断,而恐怖的是她完全想不起当时都说了些什么了,郁闷得几个晚上睡不好。   这些小乌龙会成为职场上的隐患吗?得看你单位的企业文化。当然保险起见,多一事总不如少一事。   2 被揭穿的乌龙   除去无心之过的乌龙,还有一种乌龙发生在防不胜防之际,多半也是事主咎由自取。供职于某门户网站的王珉,前一阵所在小组的一个领队被调到别的部门去了,同事A非常想上位,不过组里还有着一个能力和表现都高于他的竞争对手B,于是这位同事经常跑去老板那边说B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对客户如何高傲、同事之间关系如何恶劣。结果老板在一次吃饭时随口问了几句情况,不知情的王珉就把平常小组内大家的表现都说了一下。升职结果出来自然没有A的份,过不了多久 A灰溜溜辞职了。   与之类似的还有最近的唐骏学历门事件中,在微博(http://t.S)上替唐骏声辩的禹晋永。他力挺西太平洋大学是正规大学,本来还没人关注他,结果说话艺术太糟糕,忙没帮到,反倒引火上身,不仅被爆出头衔有问题,过往的职业生涯也被拿出来曝光,现在百度百科介绍他都是, “他是中国世代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公司注册在香港,号称10亿,实际仅为1万港元),被指用空手套白狼的手段开发地产和诈捐希望小学。”而“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校友”也成了形容他的专属观点,所谓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乌龙,莫过于此。   3 乌龙变成公司危机   还有一类乌龙已升级到公司层面。5月份美股暴跌千点,而最终的原因未免有点荒谬—据说交易员输入出错了。这样的情况在股票市场并不少见,甚至出现了“乌龙指”的专业术语。由于系统失误或者员工操作不当导致产品的价格出现一个神奇的低价,很多消费类公司的乌龙史也都是由这样的事件构成。比如某航空公司两年前就闹出了飞机在空中盘旋之后集体返航,而今年由于工作人员标价出错,以20元价格售出了300 张头等舱的票。或许一起有影响力的乌龙事件已不能归咎到某个人或某个团体身上,整家公司内部的管理都撇不清关系。伴着这些乌龙新闻一起的连年巨亏的新闻似乎也是佐证。   韦玮   IBM组织及人力资源转型高级顾问   C=CBNweekly   W=韦玮   C:为何出现乌龙?   W:所有的乌龙我认为几乎全部和流程执行有关系,具体表现为流程没走完,跳过部分审核环节、流程各节点的负责人不清楚等等。出现乌龙之后,尽管公司人要对此负责,但最多的情况是由于公司流程和制度不清晰所造成的困扰。比如在人事任免这种事情上,当事人通常会比较谨慎,无心之失很少,导致最后出现乌龙,通常还是源于越权行事。这类越权,有一部分是公司人故意的,对上级的试探和对所谓组织权威的挑战,还有一部分是无意的,这是能避免的。   C:公司及公司人如何避免乌龙事件?   W:从公司角度来讲,一是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